-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中国胃癌及胃食管交界癌诊疗现状:全国队列分析揭示关键进展与挑战
《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The current landscape of gastric cancer and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nationwide cohort analysi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6日 来源: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29.9
编辑推荐:
为探究中国不同人群胃癌(GC)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研究人员利用国家癌症信息数据库开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早期 GC 诊断比例上升,免疫治疗应用增多,各期 5 年生存率明确。该研究为改善 GC 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在中国,胃癌负担沉重,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不良生活方式、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尽管治疗手段多样,但晚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仍较短。此前研究多为临床试验结果,缺乏大规模人群真实世界数据,难以全面反映中国胃癌诊疗现状。因此,开展此项研究对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家癌症信息数据库(NCID)中 220,304 例患者数据的分析,探究中国胃癌及胃食管交界癌的诊疗现状及生存数据。研究发现,2017 - 2023 年早期(I - II 期)胃癌诊断比例升至 35.63%;免疫治疗在晚期胃癌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占比分别为 16.17% 和 23.28%,在新辅助和辅助治疗中占比分别为 14.56% 和 5.00%;1、2、3、4、5 年生存率分别为 74.07%、54.89%、44.21%、37.97%、33.53%,不同分期和年龄组生存率存在差异。该研究为中国胃癌治疗提供了全面且关键的信息,有助于指导后续治疗决策和改善患者预后,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Hematology & Oncology》。
研究主要采用了回顾性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于 NCID,该数据库包含 53 家医院 27 个省份的患者信息。通过对数据的提取、整理和分析,运用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数据准确性。采用卡方检验、Kruskal - Wallis 检验等统计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临床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利用 Kaplan - Meier 法和 Cox 回归模型评估生存率。
研究队列涵盖 220,304 例单一原发性胃腺癌患者,分布于中国 7 个地理区域的 53 家医院,多数患者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99.57% 在三级医院接受治疗,70.7% 在癌症专科医院。
患者以男性为主(72.43%),中位年龄 63.0 岁,多数肿瘤位于胃部(61.84%),其次为胃食管交界(38.16%)。低分化胃癌占比最高(73.35%),不同年龄组肿瘤位置和分化程度有差异。HER2 阳性率为 11.47%,PD - L1 阳性率为 38.86%,dMMR/MSI - H 和 EBV 阳性比例分别为 7.94% 和 10.31%,CLDN18.2 阳性率为 54.39%,NTRK 基因改变占 2.44%,H. pylori 感染阳性率为 44.25%,8.97% 患者有癌症家族史。
171,972 例有分期信息的患者中,1.96% 接受新辅助治疗,29.57% 接受辅助治疗,23.07% 仅手术治疗,1.57% 同时接受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最常见方案为氟尿嘧啶和铂类(44.89%),辅助治疗以氟尿嘧啶和铂类(49.53%)或氟尿嘧啶单药(22.49%)为主。
51,847 例接受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患者中,化疗占主导,4.68% 接受抗 HER2 治疗,16.17% 接受免疫治疗。6,770 例接受二线治疗的患者中,免疫治疗比例升至 23.28%,抗 HER2 治疗仍较低(6.38%)。
164,000 例 II - IV 期患者中,7.35% 接受放疗,包括新辅助、辅助及晚期治疗,多数用于原发性病变。
171,530 例患者纳入生存分析,中位总生存期(OS)为 28.68 个月,1 -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74.07%、54.89%、44.21%、37.97%、33.53%。早期诊断患者 OS 更长,不同年龄组在各期生存率有差异,免疫治疗患者 OS 更长。
研究结论表明,中国胃癌诊疗取得一定进展,早期诊断比例增加,免疫治疗应用增多,5 年生存率提高。但与日本、韩国相比仍有差距,需加强筛查和早期检测。研究还发现年龄与胃癌特征及预后相关,年轻患者虽肿瘤侵袭性强,但治疗更积极,预后较好。此外,HER2、PD - L1 等分子特征与胃癌诊疗及预后密切相关,为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该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中国胃癌治疗提供了全面、真实的临床数据,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不同分期、年龄和分子特征患者的治疗效果,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也为后续研究指明方向,推动中国胃癌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