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萨摩亚2018年综合血清学监测:揭示被忽视热带病、疫苗可预防疾病及虫媒病毒的流行现状与防控启示
《Scientific Reports》:Integrated serological surveillance for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s, and arboviruses in Samoa, 2018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3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本期推荐:萨摩亚研究团队采用多重微球免疫分析技术(MBA),对3851名≥5岁居民开展综合血清学监测,首次揭示该国淋巴丝虫病(LF)、登革热(DENV)等10种病原体的抗体流行率。研究发现LF血清阳性率高达50.8%,登革热各血清型阳性率超90%,而麻疹疫苗覆盖率仅43.6%,为2019年麻疹大爆发埋下隐患。该研究为太平洋岛国建立多病种联合监测体系提供范本,相关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在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传染病防控面临独特挑战:有限的医疗资源需要同时应对淋巴丝虫病等被忽视热带病(NTDs)、周期性爆发的虫媒病毒病,以及因疫苗接种缺口导致的麻疹等疫苗可预防疾病(VPDs)威胁。传统单病种监测体系效率低下,而2019年该国爆发的麻疹疫情导致83人死亡,更凸显建立综合监测体系的紧迫性。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Harriet L.S. Lawford团队联合萨摩亚卫生部,创新性地利用2018年淋巴丝虫病监测项目(SaMELFS)采集的3851份干血斑样本,通过高通量多重微球免疫分析(MBA)技术,首次实现10种病原体抗体的同步检测,相关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研究采用美国CDC开发的17种抗原检测体系,对干血斑样本进行1:400稀释后,使用Bio-Plex 200系统检测抗体。关键方法包括:1)基于社区横断面调查设计,覆盖35个初级抽样单位(PSUs)的5-90岁人群;2)采用三种阈值判定法确定血清阳性率;3)通过多水平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社区层面的空间聚集性;4)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不同病原体抗体的共现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在被忽视热带病方面,淋巴丝虫病三种标志物(Bm14、Bm33、Wb123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0.3%、50.8%和32.0%,且存在显著的家庭聚集性(ICC>0.3)。沙眼(5.5%)和雅司病(0.2-1.0%)在5-9岁儿童中的低流行率提示可能存在隐性传播。疫苗可预防疾病中,破伤风(91.0%)和白喉(83.5%)免疫水平较高,但麻疹(43.6%)和风疹(79.0%)的免疫缺口显著,10-19岁青少年风疹抗体阳性率反而低于儿童组(aOR=0.54)。虫媒病毒监测显示登革热各血清型(DENV-1至4)阳性率高达91.1-97.2%,寨卡(85.7%)和基孔肯雅(57.0%)也广泛流行。
地理分析发现,故意选定的"淋巴丝虫病热点"PSUs同时存在登革热DENV-1(OR=2.04)和基孔肯雅病毒的高暴露风险。相关性分析揭示:1)淋巴丝虫病与登革热抗体存在中度正相关(rho=0.406-0.498);2)麻疹抗体与基孔肯雅(rho=-0.442)、登革热(rho=-0.416)呈负相关;3)白喉抗体与所有登革热血清型呈负相关(如DENV-4 rho=-0.482)。
讨论部分强调,该研究首次证实综合血清学监测在资源有限地区的可行性:1)通过单次采样实现多病种评估,成本效益显著;2)发现淋巴丝虫病与虫媒病毒的热点区域重叠,支持整合病媒控制策略;3)麻疹低血清阳性率预警了后续疫情,证明血清监测的预测价值。作者建议:1)对10-19岁女性加强风疹疫苗补种;2)在淋巴丝虫病高发区同步推进蚊媒控制;3)建立定期血清监测机制跟踪免疫水平变化。
该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将传统单病种监测(SaMELFS)拓展为多病原体综合评估平台,为全球消除NTDs和VPDs目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特别是发现家庭层面的抗体聚集性(如DENV-3 ICC=0.32)提示户级干预可能最有效。局限性包括无法区分疫苗诱导与自然感染抗体,以及虫媒病毒间可能的血清交叉反应。未来研究可结合PCR检测提高特异性,并将该模式推广至其他太平洋岛国。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