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菊池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一项意义重大的病例对照研究

《BMC Pediatrics》:Kikuchi-Fujimoto disease concurrent with aseptic meningitis or encephalitis in children: a case-control study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13日 来源:BMC Pediatrics 2

编辑推荐:

  为总结儿童菊池病(KFD)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北京儿童医院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颈部淋巴结压痛、头痛等症状及 CRP、LDH 水平与疾病相关。该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在医学的神秘领域中,有一种名为菊池病(Kikuchi-Fujimoto disease,KFD),也叫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症,它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 “神秘客”。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它的病因至今仍是个谜。以往人们认为它更 “青睐” 女性患者,可后来的研究发现并非如此。它的临床表现十分多样,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皮疹、关节疼痛、乏力,甚至还可能导致肝脾肿大等症状。更棘手的是,它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关节炎,甚至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等。
由于菊池病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那些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例又极为罕见,这就使得医生们在诊断时困难重重,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或延迟诊断的情况。为了揭开菊池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神秘面纱,给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帮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意义非凡的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人员从 2015 年 1 月到 2023 年 12 月,在北京儿童医院选取了符合条件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例组是那些菊池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儿童,对照组则是患有菊池病但没有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儿童。研究人员从医院的病历系统中收集了孩子们的临床信息,包括基本数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之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与菊池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相关的因素。

这项研究最终发表在了《BMC Pediatrics》上,为医学领域带来了重要的成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参与研究的 64 例菊池病患儿中,有 16 例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情况,另外 48 例作为对照。在这 16 例患儿里,男女比例为 1.7:1.0,发病年龄在 3 到 13 岁之间,中位年龄是 8 岁。所有患儿都有发热症状,15 例有颈部淋巴结压痛,11 例出现头痛,14 例在血常规检查中显示白细胞计数下降。通过头部影像学检查发现,11 例患儿存在异常,主要表现为脑白质病变,且多为双侧受累。

研究人员还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发现颈部淋巴结压痛、头痛、意识模糊、惊厥以及 C 反应蛋白(CRP)升高,都与菊池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有着显著的关联。同时,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和没有受累的患儿,他们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为(575.8 ± 221.3)U/L,后者为(440.0 ± 163.1)U/L ,(p = 0.014)。

在实验室检查方面,16 例患儿中有 14 例白细胞计数下降,9 例 CRP 浓度升高,14 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加快。脑脊液(CSF)检查发现,10 例患儿的细胞计数升高,且以单核细胞为主,4 例脑脊液葡萄糖降低,10 例蛋白质增加,4 例颅内压升高,但脑脊液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

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它让临床医生们在面对菊池病患儿时,如果发现患儿存在颈部淋巴结压痛、CRP 升高或者 LDH 升高的情况,就会提高警惕,仔细评估患儿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可能。同时,当遇到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儿童患者时,医生们也会将菊池病作为一个重要的鉴别诊断来考虑,避免误诊和漏诊,从而让患儿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 2015 - 2023 年相关患儿为样本队列。收集临床信息后,运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5.0 进行数据分析,包括用 Mann - Whitney 检验或独立 t 检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相关因素 。

研究结果:

  1. 患者基本情况:菊池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的 16 例患儿中,男 10 例、女 6 例,年龄 3 - 13 岁,中位年龄 8 岁,均有发热,多数有颈部淋巴结压痛、头痛等症状。48 例未并发的患儿中,男 33 例、女 15 例,年龄 5 - 13 岁,中位年龄 10 岁,均有发热,部分有颈部淋巴结压痛等症状。
  2. 实验室检查:并发组白细胞计数下降、CRP 升高、ESR 加快的比例较高;脑脊液检查显示细胞计数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部分葡萄糖降低、蛋白质增加、颅内压升高,病原体检测阴性。未并发组相关指标与之有差异。
  3. 影像学检查:并发组 16 例患儿中 11 例头部 MRI 有异常,主要为脑白质病变、双侧受累。未并发组未提及相关异常情况。
  4. 治疗与转归:并发组 11 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10 例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2 例复发;未并发组 7 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2 例接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8 例复发。

研究结论与讨论:菊池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在儿童中并不常见,其临床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表明,颈部淋巴结压痛、头痛等症状以及 CRP、LDH 水平,对判断菊池病是否并发无菌性脑膜炎或脑炎有重要意义。这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关键依据,提醒临床医生在遇到相关症状时要提高警惕,及时进行相关检查,避免延误病情。同时,由于研究存在回顾性、未深入分析发病机制等局限性,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菊池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奥秘 。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