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人牙髓干细胞分泌VEGF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焦亡促进脊髓损伤修复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VEGF secreted by 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 promotes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 by inhibiting microglial pyroptosis through the PI3K/AKT pathway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3日 来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炎症失衡的难题,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潞河医院团队揭示了人牙髓干细胞(DPSC)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激活PI3K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关键机制。研究发现DPSC条件培养基(DPSC-CM)显著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和电生理传导,为干细胞疗法治疗SCI提供了新靶点。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潞河医院陈学明团队在《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人牙髓干细胞(DPSC)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PI3K/AKT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研究采用临床来源的DPSC,通过条件培养基(DPSC-CM)蛋白质组学分析锁定VEGF为关键效应分子,结合Bevacizumab(BEV)阻断实验证实其功能。在体实验采用C57BL/6J雌鼠构建SCI模型,通过Basso Mouse Scale(BMS)评分和倾斜板测试评估运动功能,结合电生理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分子机制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LRP3/GSDMD/caspase-1通路蛋白,免疫荧光共定位IBA-1+小胶质细胞与焦亡标志物。
研究首先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CD73+/CD90+的DPSC特性,质谱分析发现DPSC-CM中VEGF富集于PI3K/AKT通路。体外实验显示,DPSC-CM使LPS诱导的BV2细胞存活率提升2.1倍(P<0.001),而BEV处理使caspase-1剪切体(CL-caspase-1)表达回升1.8倍。在体研究证实,DPSC-CM治疗使SCI小鼠BMS评分从3.2提升至6.7(P<0.01),同时MEP振幅恢复至 sham组的68.3%。机制上,DPSC-CM使损伤区IBA-1+/NLRP3+细胞减少63%,p-AKT/AKT比值升高2.4倍,而BEV可逆转这些效应。
神经修复方面,DPSC-CM组损伤区神经丝蛋白200(NF200)荧光强度较SCI组增加2.1倍,髓鞘碱性蛋白(MBP)阳性面积增加87.5%。血管再生指标CD31+内皮细胞在DPSC-CM组增加3.2倍,证实VEGF的双重修复作用。研究首次建立"DPSC-VEGF-PI3K/AKT-焦亡抑制"的完整信号轴,为临床转化提供两重启示:一是DPSC-CM的无细胞疗法可规避移植存活率问题,二是特异性靶向小胶质细胞焦亡通路可能成为SCI治疗新策略。该发现不仅拓展了对干细胞旁分泌机制的认识,也为开发联合抗炎与促再生的组合疗法奠定理论基础。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