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肾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未来还有哪些突破?
《Targeted Oncology》:Immunotherapy for Renal Cell Carcinoma—What More is to Come?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12日 来源:Targeted Oncology 4.4
编辑推荐:
本文综述了肾细胞癌(RCC)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与未来方向。随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 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如抗CTLA-4/PD-1)的应用,转移性RCC的一线治疗已转向ICI联合方案。然而,持久应答率仍不理想,亟需通过新型免疫疗法(如增强T细胞活化或肿瘤微环境浸润)突破瓶颈。文中还探讨了FDA已批准药物的创新组合及靶点,为优化临床实践提供洞见。
肾细胞癌(RCC)是一种对传统化疗高度耐药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格局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EGFR TKIs)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引入发生革命性变化,转移性RCC的一线治疗主要依赖ICI联合方案,包括双免疫疗法(抗CTLA-4与抗PD-1联用)或抗PD-1与VEGFR TKIs的组合。尽管这些方案显著提升了患者生存率,但持久应答仍不足30%,提示现有策略需进一步优化。
抗PD-1单抗(如纳武利尤单抗)与抗CTLA-4(伊匹木单抗)的联合方案(如CheckMate-214试验)已成为中高危转移性RCC的标准疗法,客观缓解率(ORR)达40%。另一突破性组合是抗PD-1药物(帕博利珠单抗)与VEGFR TKI(阿昔替尼)的“免疫+靶向”模式(KEYNOTE-426试验),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然而,此类方案易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且部分患者原发耐药,凸显精准分层的必要性。
针对ICI耐药的机制,多项临床试验正探索创新路径:
个体化治疗是突破RCC治疗瓶颈的核心。基于生物标志物(如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的患者分层、新型免疫佐剂(如STING激动剂)的引入,以及溶瘤病毒联合ICI的试验,均有望提升应答持久性。此外,针对罕见RCC亚型(如肉瘤样分化)的特异性免疫靶点探索,将填补当前治疗空白。
(注:全文内容均基于原文所述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数据,未扩展非原文信息。)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