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s in Surgery》:Impact of 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 (STAS) and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LVI) on prognosis in NSCLC: a comprehensive pathological evaluation
编辑推荐:
在肺癌诊疗领域,TNM 分期虽重要,但肿瘤空气间隙播散(STAS)和淋巴管血管侵犯(LVI)未被纳入。为明确其影响,研究人员回顾分析 352 例手术患者病理标本。结果显示,STAS、LVI 显著影响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总生存率(OS)。这为肺癌预后评估和诊疗提供新方向。
肺癌,这一 “健康杀手”,长期盘踞在癌症致死原因的榜首。尽管年龄、性别、吸烟史等因素会影响肺癌患者的预后,但 TNM 分期仍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不过,在现行的第 8 版 TNM 分期系统里,肿瘤的空气间隙播散(Spread through air spaces,STAS)和淋巴管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这两个独立的病理特征却未被纳入考量。STAS 是指肿瘤边界附近肺泡腔内出现恶性细胞或细胞团,有微乳头簇、实性和单细胞三种形态类型,它与肿瘤复发风险升高密切相关。LVI 则是指肿瘤出现在肿瘤附近内皮细胞衬里的淋巴管或血管中,会增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的风险,导致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深入探究 STAS 和 LVI 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对于完善肺癌诊疗体系、改善患者生存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来自土耳其的研究人员展开了一项研究。他们对在 2012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于诊所接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了重新评估,重点研究 STAS 和 LVI 对患者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的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Updates in Surgery》杂志上。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以下关键技术:首先,从诊所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数据,这些患者被诊断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腺鳞癌,且排除了有癌症病史、远处器官转移等情况的患者 。然后,使用第 8 版 TNM 分期系统对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期。接着,病理科依据特定标准重新评估标本的组织病理学诊断、STAS 和 LVI 情况,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肿瘤相邻肺组织,并运用免疫组化(使用 CK7、CD68 和 p53 染色)来区分 STAS 和肺泡巨噬细胞。最后,利用 RStudio 软件及相关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单变量 Cox 回归分析、多变量 Cox 回归模型构建,还绘制了 Kaplan - Meier 生存曲线,使用卡方检验评估 STAS 和 LVI 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如下:
患者基本信息 :研究共纳入 352 例患者,其中 86.3% 为男性,平均年龄 59.9 岁。手术方式以肺叶切除术为主,包括上叶切除术(54%)、下叶切除术(31%)等多种术式。患者的诊断类型主要为鳞状细胞癌(49.7%)、腺癌(46.9%)和腺鳞癌(3.4%),平均肿瘤大小为 3.67cm。
单变量分析结果 :单变量 Cox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淋巴结侵犯、分期和 STAS 对患者生存有显著影响,而肿瘤大小、胸膜侵犯和 LVI 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疾病分期分布不均,44.6% 的患者为 I 期,且其他强预后因素掩盖了肿瘤大小等因素的影响。
STAS 和 LVI 与病理参数的关系 :STAS 在 352 例患者中的发生率为 59.1%,在腺癌中的发生率(65%)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54.3%)。它与胸膜侵犯、分期、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相关,但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 LVI 无显著关系。LVI 在 119 例患者(34.6%)中存在,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分布相似。LVI 显著增加了淋巴结转移和分期升高的可能性,但与局部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多变量分析结果 :多变量分析纳入 STAS、LVI、年龄、胸膜侵犯和肿瘤大小等因素,排除淋巴结转移和分期。结果显示,LVI、STAS 和年龄是影响 RFS 和 OS 的重要因素。
生存分析结果 :在 5 年随访期间,22.1% 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4.7% 发生远处转移,28.6% 的患者死亡。STAS 阳性患者的 5 年 RFS 率(49%)和 OS 率(58.6%)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 90.7% 和 89.3%)。LVI 阳性患者的 5 年 RFS 率(56.3%)和 OS 率(65.5%)也低于阴性患者(分别为 67.8% 和 73.5%)。按组织学类型分析,LVI 在腺癌患者中显著降低 RFS 和 OS,但在鳞状细胞癌和腺鳞癌患者中与 OS 无显著关系。此外,STAS 亚型分析显示,实性和微乳头型 STAS(归为实性簇)和单细胞型 STAS 均显著降低 RFS 和 OS,且实性型 STAS 的预后比单细胞型更差。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本研究表明 STAS 和 LVI 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STAS 在多种病理参数中是预后的最强预测指标,在各分期和组织学类型中,STAS 阳性患者的复发率更高。虽然此前有研究对 STAS 存在争议,如有人认为其可能是操作导致的假象,但也有研究证实它是真实的侵袭机制。本研究中还发现不同 STAS 亚型的预后存在差异,这可能与病理评估中的误差或不同亚型的侵袭性差异有关,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研究来明确。此外,LVI 对腺癌患者的预后有独立影响,增加淋巴结转移和分期。不过,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总体而言,该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为后续研究 STAS 和 LVI 是否应纳入 TNM 分期系统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推动肺癌诊疗领域的发展,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鎵撹祻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鍗曠粏鑳炴祴搴忓叆闂ㄥぇ璁插爞 - 娣卞叆浜嗚В浠庣涓€涓崟缁嗚優瀹為獙璁捐鍒版暟鎹川鎺т笌鍙鍖栬В鏋�
涓嬭浇銆婄粏鑳炲唴铔嬬櫧璐ㄤ簰浣滃垎鏋愭柟娉曠數瀛愪功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