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局灶性病变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 揭示关键预后因素,助力优化诊疗策略

《Acta Tropica》: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n clinical outcomes of focal brucellos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9日 来源:Acta Tropica 2.1

编辑推荐:

  为评估局灶性并发症对人类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结局的影响并确定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局灶性布鲁氏菌病、低白蛋白水平等是治疗失败关键因素,该研究为改善临床结局提供依据。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归类的一种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对全球健康构成重大挑战。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 201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布鲁氏菌病患者。纳入标准为确诊布鲁氏菌病,排除诊断不确定或记录不完整的患者。研究对比了有和没有局灶性布鲁氏菌病(定义为特定解剖部位的感染)患者的治疗失败、复发和总体失败等结局,并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评估风险因素。在 240 名患者中,96 名(40%)患有局灶性布鲁氏菌病。非局灶性病例常用多西环素 - 利福平(32.6%)治疗,而局灶性病例更倾向于多西环素 - 利福平 - 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治疗(36.5%)。局灶性布鲁氏菌病(优势比OR 3.52,95% 置信区间CI 1.28 - 9.71,p = 0.015)和低白蛋白水平(OR 0.90,95%CI 0.82 - 0.99,p = 0.04)是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布鲁氏菌病和三联抗菌治疗与复发和总体治疗失败独立相关。在局灶性布鲁氏菌病中,慢性布鲁氏菌病(OR 11.20,95%CI 2.58–48.66,p = 0.001)和低白蛋白(OR 0.86,95%CI 0.76–0.97,p = 0.014)是关键风险因素。研究结论指出,局灶性并发症、低白蛋白水平和慢性布鲁氏菌病是治疗失败的重要预后因素。为改善临床结局,治疗策略应包括早期识别和处理局灶性病变、积极的营养支持以纠正低白蛋白水平以及三联抗生素治疗。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