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Nature Medicine》探索解决中低收入国家围产期抑郁症治疗难题
《Nature Medicine》:Technology-assist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perinatal depression delivered by lived-experience peers: a cluster-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trial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9日 来源:Nature Medicine 58.7
编辑推荐:
为解决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围产期抑郁症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 “Technology-assist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perinatal depression delivered by lived-experience peers” 研究。结果显示 THP-TAP 治疗围产期抑郁症不差于 WHO-THP,论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围产期抑郁症,这个隐匿在新生命降临喜悦背后的 “杀手”,正悄然威胁着无数妈妈的身心健康。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每四位女性中就有一位饱受围产期抑郁症的折磨。巴基斯坦,更是重灾区之一,经济困境、性别歧视、社会支持匮乏等因素交织,使得围产期抑郁症患病率居高不下,治疗缺口高达 75%-90% 。传统的治疗手段,如世界卫生组织的 Thinking Healthy Programme(WHO-THP),虽有一定成效,却在推广过程中遭遇重重阻碍,比如健康系统负担过重,难以保证治疗质量和一致性。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踏上了探索之旅。
他们开展了一项单盲、集群随机对照非劣效性试验,旨在评估由有生活经验的同伴提供的技术辅助数字版 THP(THP-TAP)与传统 WHO-THP 的疗效差异。研究人员在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农村地区展开研究,从 2022 年 6 月至 2023 年 5 月,70 个村庄集群参与其中,980 名患有围产期抑郁症的女性被招募进来。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方法:一是采用非劣效性分层集群随机对照试验设计(cRCT),以村庄为随机化单位,减少干预组间的干扰;二是运用多种评估工具,如结构化临床访谈(SCID)诊断抑郁发作,9 项个人健康问卷(PHQ-9)、7 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评估症状和残疾程度;三是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患者处置:研究期间,共筛选 2861 名参与者,980 名符合条件并同意参与,部分参与者在随访中失访。THP-TAP 组和 WHO-THP 组完成干预的比例分别为 85.6% 和 86.8% 。
主要结局:产后 3 个月,THP-TAP 组 92.3% 的女性抑郁症缓解,WHO-THP 组为 83.5% 。THP-TAP 组缓解率优势明显,单侧 97.5% 置信区间下限大于预设的非劣效界值 - 10%,达到非劣效标准。在协变量调整分析和多重填补缺失数据的分析中,结果一致。
次要结局:产后 6 个月,THP-TAP 组和 WHO-THP 组缓解率分别为 92.0% 和 89.7%,差异不显著。THP-TAP 组在产后 3 个月时,PHQ-9 评分显著低于 WHO-THP 组,但 6 个月时差异消失。在焦虑和残疾程度方面,两组在不同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
亚组分析:产后 3 个月的亚组分析显示,基线 PHQ-9 评分较高(>17)和年龄较大(>27 岁)的亚组中,THP-TAP 组调整后的缓解率差异更显著。
安全性:试验中未出现与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仅各有 1 例因家庭暴力导致的产妇心理健康恶化案例。
交付成本:THP-TAP 的应用程序设计一次性成本较高,但优化后每患者成本低于 WHO-THP。
研究结论与讨论:该研究表明,THP-TAP 在治疗围产期抑郁症方面不劣于 WHO-THP,且在产后 3 个月能更有效减轻抑郁症状。THP-TAP 利用有生活经验的同伴作为可持续人力资源,结合数字技术辅助,保证干预的保真度,成本相对较低。这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扩展的心理社会干预替代方案,有望推动 “任务共享” 策略的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然而,THP-TAP 的实施需要完善的监管框架、可持续的资金支持等条件。尽管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单盲设计、研究地点曾开展过相关试验等,但总体而言,该研究为围产期抑郁症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为全球心理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希望。论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婵炴垶鎸搁鍫澝归崶顒€违濠电姴瀚惌搴ㄦ煠瀹曞洤浠滈柛鐐存尦閹藉倻鈧綆鍓氶銈夋偣閹扳晛濡虹紒銊у閹峰懎饪伴崘銊р偓濠氭煛鐎n偄濮堥柡宀€鍠庨埢鏃堝即閻樿櫕姣勯柣搴㈢⊕閸旀帡宕濋悢鐓幬ラ柨鐕傛嫹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