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究由巴基斯坦巴哈丁?扎卡里亚大学(Bahauddin Zakariya University)药学院药学实践系的 Zikria Saleem 主导,研究成果发表在《Archives of Public Health》上。研究发现,巴基斯坦在 AMR 应对方面存在一系列关键问题。
从人员意识层面来看,令人担忧的是,不仅普通民众对 AMR 认识不足,连奋战在医疗一线的医护人员也缺乏相关知识。医生们作为对抗 AMR 的 “先锋部队”,却常常不了解常见病原体的耐药模式,在治疗时只能依据过时或笼统的信息做决策,很多时候甚至依赖个人经验或受制药公司影响,难以做到循证治疗,导致抗生素管理混乱。
监测方面同样问题重重。有效的监测本应是对抗 AMR 的基石,可在巴基斯坦,这方面的工作却差强人意。像社区获得性肺炎这类常见感染,其确切的耐药模式和病原体都没搞清楚,缺乏关键数据使得治疗方案难以有效制定,还导致了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进一步加剧了耐药性。
感染预防与控制(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PC)措施也不到位。就拿手术预防用药来说,国际指南推荐术前使用单剂量第一代头孢菌素,而在巴基斯坦,患者术前两到三天就开始使用广谱抗生素,术后还会持续使用长达五天,私立和政府医疗机构的差异也让 AMR 问题愈发严重。
AMR 意识普遍缺乏:从公众到医护人员,对 AMR 的认识都严重不足,影响了治疗决策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监测体系漏洞百出:监测不力导致无法准确掌握耐药模式,阻碍了有效治疗,还助长了抗生素滥用。
IPC 实践乱象丛生:手术预防用药等 IPC 措施执行不当,私立和公立医院差异加剧 AMR。
制药行业问题突出:制药行业过度关注品牌仿制药生产,市场抗生素种类不合理,质量堪忧。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强调,巴基斯坦必须采取切实行动,不能再停留在纸面上的讨论。要加强监测,明确耐药模式,以此为依据更新治疗指南,强化 IPC 措施,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处方行为。同时,要整治非处方抗生素的随意售卖现象,开展针对公众和医护人员的科普宣传活动。借鉴非洲国家成功的 AMR 干预经验,如推行抗菌药物管理计划、建立更严格的监管框架和开展宣传活动等,对巴基斯坦解决类似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AMR 问题将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灾难,不仅危害巴基斯坦本国,还会波及全球。这项研究为巴基斯坦乃至全球在应对 AMR 问题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向,敲响了重视 AMR 问题的警钟,呼吁各方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对抗这一全球性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