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目前,导管消融是治疗 AF 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热消融方法在面对左心房瘢痕病变时却困难重重。多次消融后,瘢痕组织的存在使得常规热消融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这就像在战场上,面对坚固的堡垒,传统武器难以攻破一样。患者往往经历多次治疗,却依旧被心律失常的症状所困扰,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极大地降低了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自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Ireland) Mater Private 医院心血管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展开了相关研究。
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y》上。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治疗左心房瘢痕病变的方法,以提高 AF 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通过对一名 73 岁男性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详细研究,这名患者尽管接受过两次导管消融手术(第一次为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第二次为后壁隔离),但仍有症状性持续性 AF。研究人员采用了 CARTOTM和 OCTARAYTM标测技术、电压标测技术,在发现患者左心房前壁存在线性瘢痕且常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无法实现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尝试采用脉冲场消融(Pulsed Field Ablation,PFA)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