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Care of pregnant women with pre-existing medical conditions in German perinatal centers
编辑推荐:
为解决德国患有基础疾病孕妇护理缺乏规范指南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对德国各级围产期中心护理情况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级别中心存在差异,标准化护理和资源分配不足。该研究为改善护理提供依据,对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在当今社会,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孕妇数量呈上升趋势。自千禧年以来,这一群体的比例大幅增加,不同地区的患病率差异明显,像瑞典在分娩前 5 年至少患有一种基础疾病的孕妇比例为 8.7%,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则达到 26.2%。这些孕妇在妊娠、分娩和产后阶段,面临着更高的母婴并发症风险,如严重的孕产妇发病率(severe maternal morbidity,SMM) ,会给母亲带来短期或长期的健康问题,还会影响围产期结局,增加新生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 等风险,也给医疗系统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然而,在德国,尽管存在包含产科风险因素和孕妇基础疾病的风险目录,但德国产科指南(German Maternity Guideline)并未针对患有基础疾病的孕妇提供具体的产前护理建议,多学科共同管理也未得到规范和强制实施。在此背景下,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医院(University Hospital Bonn)、慕尼黑大学医院(LMU University Hospital)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针对德国各级围产期中心(Level 1、Level 2 和围产期护理 Level 3 医院)对患有基础疾病孕妇护理情况的调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上。
研究人员基于指南和文献确定了 7 个调查主题,包括孕前咨询、会诊时间、罕见病孕妇护理、继续教育参与情况、多学科病例讨论、患者咨询资源以及患者转诊等。通过电子邮件邀请了 310 个围产期中心的代表参与匿名在线调查,调查借助 SoSci Survey 平台进行,之后利用 IBM SPSS Version 27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在研究结果方面:
- 病例管理数量:在参与调查的 103 个中心中,多数中心(62.2%)每月管理 11 - 30 名患有基础疾病的孕妇,还有 15 个中心每月治疗超过 30 名患者。
- 特殊服务与罕见病护理:70.9% 的中心设立了专门的特殊咨询服务。虽然多数医院代表熟悉罕见病类别,但仅有 22.1% 的中心会定期护理这一亚组患者,且大学医院在这方面更为常见。
- 孕前咨询与首次会诊时间:46.6% 的中心提供孕前咨询,大学医院提供该服务的比例更高。对于首次会诊时间,多数人(53.4%)建议在孕中期进行,但也有 26.6% 的人主张在孕早期开始共同管理,大学 Level 1 中心安排患者在孕早期会诊的比例明显更高。
- 病例讨论与继续教育:34.0% 的中心定期举行病例讨论会。在继续教育方面,56.3% 的中心提供内部继续教育,80.6% 的医务人员会定期参加外部继续教育。
- 咨询资源利用:在咨询资源方面,虽然所有代表都会参考指南,但只有 60.2% 的人使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 系统)。
- 医院间转诊情况:不同级别中心在转诊情况上存在差异,24% 的大学 Level 1 中心、56.1% 的非大学 Level 1 中心以及 100% 的 Level 2 和 Level 3 中心表示偶尔需要转诊患者。
研究结论指出,相当一部分中心已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大学中心在专业护理方面参与度更高。但调查也揭示了各级围产期中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缺乏标准化协议和资源分配,难以确保对这一患者群体的有效护理。在讨论部分,研究人员对比了英国等国家在产科医学(Obstetric Medicine)方面的发展,指出德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同时,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参与研究的 Level 2 和 Level 3 中心数量较少,总体响应率较低。
这项研究首次全面调查了德国围产期中心对患有基础疾病孕妇的管理现状,为后续制定标准化培训、完善孕前咨询和共同护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对提高这一特殊孕妇群体的护理质量、改善母婴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政策制定指明了方向。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