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为探究外源性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基于脂质纳米颗粒(LNP)包裹的体外转录 mRNA 的全基因组 CRISPR 筛选研究。结果发现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s)等参与 LNP 摄取等过程,TRIM25 可抑制 mRNA,N1- 甲基假尿苷修饰能逃避其抑制。该研究为 RNA 免疫和疗法提供新思路。
外源性核糖核酸(RNAs),包括治疗性信使核糖核酸(mRNAs)和病毒核糖核酸,要进入细胞并合成蛋白质,必须突破细胞的重重屏障和防御。目前临床使用的 mRNA 技术借助可电离脂质纳米颗粒(LNPs)递送体外转录(IVT)的 mRNA,这些 mRNA 带有 5′ 帽结构、聚腺苷酸(poly (A))尾,以及 N
1- 甲基假尿苷(m
1Ψ)修饰,这些结构能增强蛋白质的合成能力。LNP 中的可电离脂质在内涵体酸化后会带上正电荷,促使内涵体破裂,将 mRNA 释放到细胞质中。这些创新极大地提升了转基因表达水平,让 mRNA 成为了极具变革性的治疗平台。然而,尽管 LNP-mRNA 应用广泛,但其调控机制却仍未完全明晰。深入了解外源性 RNA 生命周期的细胞过程,对推动 mRNA 疗法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系统地找出细胞调控因子,研究人员进行了全基因组 CRISPR-Cas9 敲除筛选实验。他们将单导向 RNA(sgRNA)文库导入 HCT116 细胞,随后转染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 mRNA。这些 IVT mRNA 在合成时,分为含有 m1Ψ 和不含 m1Ψ 两种类型,以此来探究 m1Ψ 修饰是如何提高蛋白质产量的。同时,研究人员还利用稳定表达 EGFP 的细胞系进行了反向筛选,以区分调控内源性和外源性 mRNA 的因子。通过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研究人员分离出荧光强度最低和最高的细胞,再对富集的 sgRNA 进行测序,分别找出正向和负向调控因子。
从 IVT mRNA 的筛选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正向调控因子,其中包括参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合成的基因、囊泡运输相关基因,以及液泡型腺苷三磷酸酶(V-ATPase)的亚基。HSPGs 是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带有共价连接的硫酸乙酰肝素链,干扰 HSPGs 会减少 mRNA 的内化,表明它们在 LNP 摄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V-ATPase 是一种质子泵,能使内涵体酸化,敲低或抑制 V-ATPase 会阻碍 LNP-mRNA 从内涵体中逃逸。
筛选实验还发现,RNA 结合的 E3 泛素连接酶 TRIM25 是关键的细胞质抑制因子。敲除或敲低 TRIM25 会使 LNP-mRNA 的基因表达增加。TRIM25 在多种人类和小鼠细胞类型中都发挥作用,说明这是一种广泛存在且保守的监测机制。TRIM25 通过诱导 RNA 降解发挥作用,对翻译过程和去腺苷酸化影响较小。它不仅能下调线性 RNA,还能下调环状 RNA,这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内切核糖核酸酶的作用方式。研究人员还发现,两种含有 NYN 结构域的内切核糖核酸酶 N4BP1 和 KHNYN,与锌指抗病毒蛋白(ZAP)一起,以 TRIM25 依赖的方式作为 RNA 降解因子发挥作用。m1Ψ 修饰会降低 TRIM25 与 RNA 的结合能力和泛素化活性,有助于 RNA 逃避 TRIM25 的抑制作用。TRIM25 对 RNA 序列、帽结构或 poly (A) 尾长度没有特异性偏好,而是专门针对酸化内涵体递送的外源 RNA 发挥作用。即使在弱酸性 pH 条件下,TRIM25 与 RNA 的结合亲和力也会增强,这表明它可能被破裂内涵体释放的质子激活。
这项研究明确了 HSPGs、V-ATPase 和 TRIM25 等关键因子,阐明了调控 LNP-mRNA 递送和稳定性的细胞机制。研究人员对细胞通路的全面解析,为 RNA 免疫和治疗学提供了新的见解。m1Ψ 修饰降低了 TRIM25 与 RNA 的结合能力,减轻了 TRIM25 的抑制作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 m1Ψ 能有效提升 IVT mRNA 的性能。值得注意的是,TRIM25 专门识别通过内吞途径进入细胞质的外源 RNA,而且其 RNA 结合亲和力会随着 pH 的微小变化而增强。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模型,即 TRIM25 会被酸化内涵体释放的质子局部激活,从而能够选择性地识别非自身 RNA。这表明 TRIM25 就像是一个质子感知的 “卫士”,能对内涵体损伤做出反应,同时也揭示了质子作为信号分子的重要作用。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