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受害对天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自尊与社会支持的保护作用

《BMC Psychology》:Cyber victimization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rotective roles of self-esteem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Turkish gifted youth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6日 来源:BMC Psychology 2.7

编辑推荐:

  为探究网络受害与天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SWB)关系中自尊(SE)和社会支持(SS)的中介作用,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受害通过降低 SE、减少 SS,进而降低 SWB。该研究为干预网络欺凌提供依据,意义重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深度融入青少年的生活。然而,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滋生了诸多问题,网络欺凌就是其中之一。网络欺凌(Cyberbullying)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电子通信工具,故意、重复地对无法充分自卫的受害者实施伤害行为 ,形式多样,如在网上发布敌意、攻击性信息进行挑衅(flaming),未经同意分享他人隐私信息(outing)等。
据调查,全球范围内青少年网络欺凌受害率差异较大,从 5.5% - 72% 不等 。遭受网络欺凌的青少年会出现多种负面后果,如抑郁、头痛、自杀倾向等,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但目前针对网络受害对天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较少,且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深入了解这些问题,来自土耳其阿拉尼亚阿拉丁凯库巴特大学(Alanya Alaaddin Keykubat University)和锡尔特大学(Siir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 Ergün Kara 和 Halil Aslan 开展了此项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BMC Psychology》。

研究人员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 250 名土耳其天才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青少年来自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和埃拉泽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中心(B?LSEM)。研究中使用了多种量表进行测量,如用修订的网络欺凌量表(Revised Cyber Bullying Inventory,RCBI)评估网络受害情况,用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 Happiness Scale,SHS)和学校儿童幸福感量表(School Children’s Happiness Inventory,SCHI)分别测量主观幸福感中的整体幸福感和学校相关幸福感,用感知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评估社会支持,用自我喜欢 / 自我能力量表(Self-Liking/Self-Competence Scale)中的自我喜欢维度测量自尊。在数据分析阶段,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来检验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对模型的假设进行了一系列检验,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在描述性统计和初步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网络受害与主观幸福感、学校相关幸福感、自尊和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例如,网络受害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 r = -0.21(p < 0.01),与学校相关幸福感的相关系数 r = -0.21(p < 0.001) 。同时,自尊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r = 0.32,p < 0.001) ,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学校相关幸福感也呈正相关。在性别差异方面,女性在社会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但在网络受害、主观幸福感、学校相关幸福感和自尊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

测量模型显示,研究构建的模型拟合度良好(;SRMR = 0.06,RMSEA = 0.06,CFI = 0.93,TLI = 0.91) ,各变量之间的回归权重和复合可靠性也处于合理范围,且通过检验表明模型的判别效度良好。

结构模型分析表明,网络受害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这一中介路径实现。具体而言,网络受害显著负向影响自尊(,p < 0.001) ,自尊显著正向影响社会支持(,p < 0.001) ,社会支持又显著正向影响主观幸福感(,p < 0.001)和学校相关幸福感(,p < 0.001) 。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网络受害通过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学校相关幸福感和主观幸福感的间接效应显著(IE = -0.13,SE = 0.04,95% CI = [-0.23, -0.07];IE = -0.16,SE = 0.04,95% CI = [-0.24, -0.09]) ,同时网络受害对主观幸福感和学校相关幸福感的总效应也显著。

综合研究结果与讨论可知,该研究明确了网络受害对天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存在负面影响,而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这一发现具有重要意义,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校可以设计并实施提升学生自尊、促进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项目;家长和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提供情感支持,关注学生的网络行为;政策制定者也应重视网络欺凌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网络安全。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难以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可开展纵向研究,进一步探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也可探索针对性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保护天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