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Otolaryngology》:Contributions of Auditory Nerve Density and Synchrony to Speech Understanding in Older Cochlear Implant Users
【字体:
大中小
】
时间:2025年04月05日来源: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Otolaryngology 2.4
编辑推荐:
在老年人工耳蜗(CI)使用者中,言语理解能力差异较大。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开展了听觉神经(AN)密度和同步性对老年 CI 使用者言语识别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AN 同步性而非密度是导致言语理解能力随年龄下降的主要因素,为理解 CI 使用者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当今社会,听力障碍影响着众多人的生活,人工耳蜗(CI)成为帮助听障人士重获听力的重要 “武器”。然而,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成年患者中,超 65 岁的占比居多,他们术后的言语识别能力差异极大。此前研究表明,非植入老年人群中,听觉神经(AN)的病理生理变化会导致言语理解能力随衰老下降,但在老年人工耳蜗使用者中,AN 结构和功能的年龄相关变化对言语理解的影响尚未明确。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来自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和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Otolaryngology》。
研究人员为探究 AN 脱离(即 AN 密度)和不同步对老年 CI 使用者言语识别表现的影响,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对象为 47 名成年人工耳蜗植入者,收集了他们的相关数据。通过测量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CAPs),评估 AN 密度和同步性;利用先进的 CT 方法获取电极阵列在耳蜗内的位置信息;从电子病历中回顾性收集言语识别数据。
研究结果如下:
衰老对噪声中言语理解的影响:研究发现,在 + 10 dB SNR(信噪比)下,AzBio 句子的平均得分(正确率)为 65.43% ,且随着年龄增长,噪声中言语理解能力显著下降(R2=0.33 ,p=0.004 )。
AN 健康指标、衰老与噪声中言语识别的关系:较长的 N1-P2峰间潜伏期(更大的 AN 不同步)与较差的 AzBio 句子识别相关(R2=0.26 ,p=0.013 ),较高的 ECAP IPG 效应斜率值(更大的 AN 密度)与更好的噪声中言语理解相关(R2=0.21 ,p=0.029 )。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年龄因素后,AN 同步性而非 AN 密度对噪声中言语识别有显著影响。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本研究表明 AN 同步性在老年 CI 使用者的言语理解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此前研究虽显示 AN 密度可预测言语理解,但本研究发现 AN 同步性对噪声中的言语理解更为重要。年龄增长会导致 AN 密度和同步性发生变化,且多种因素如噪声暴露、听力损失病因等可能影响 AN 结构和功能。此外,本研究使用的 N1-P2峰间潜伏期这一评估 AN 同步性的方法,相比其他方法具有优势,它利用常规临床手段,无需复杂数据后处理。该研究结果对老年人工耳蜗使用者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理解人工耳蜗植入效果的局限性,为提升老年 CI 使用者的植入效果提供了方向,也为后续进一步研究 AN 功能与言语理解的关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