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我想做时就有充足精力”: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前列腺癌患者雄激素剥夺治疗期间运动动机研究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I've got plenty of energy when I’m doing something I want to do”: applying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to exercise motivation in people with prostate cancer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针对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导致患者运动动机下降的难题,悉尼大学团队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主题分析,首次运用自我决定理论(SDT)框架揭示患者运动动机类型及需求支持策略,发现自主性动机与结构化指导对提升运动参与度的关键作用,为制定个体化运动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作为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虽然能有效控制病情,却带来疲劳、抑郁、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副作用。令人惊讶的是,运动这种"天然药物"已被证实能显著改善这些症状,甚至可能延长生存期——但现实情况是,高达88%的澳大利亚前列腺癌患者达不到推荐的运动量。这种矛盾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关键问题:究竟是什么在阻碍患者动起来?
悉尼大学心理学系联合皇家北岸医院肿瘤中心的研究团队敏锐地发现,传统研究过于关注运动"量"的指标,却忽视了更本质的动机"质"的问题。为此,他们首次将自我决定理论(SDT)这一动机研究的前沿框架引入前列腺癌运动研究领域,通过深入访谈24位接受ADT治疗的患者(中位年龄74岁),揭示了动机类型与社会环境支持的复杂互动关系。这项开创性研究发表在《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上,为破解"运动依从性困境"提供了全新视角。
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纵向设计,核心数据来自基线半结构化访谈(中位时长42分钟)。通过目的抽样从单一医疗中心招募患者,纳入标准包括确诊前列腺癌、正在接受ADT、无运动禁忌症。采用修改版Godin休闲时间运动问卷(GLTEQ)评估运动行为,并参照澳大利亚临床肿瘤学会(COSA)指南判断达标情况。定性数据分析采用主题分析法,由两名研究者交叉编码,建立SDT概念矩阵,最终在21个访谈达到理论饱和后确认24个完整样本。
研究结果呈现两大主题维度:
讨论部分深刻指出,ADT通过双重途径削弱运动意愿:既直接降低体能(40%患者报告严重疲劳),又间接破坏心理需求满足。研究发现具有三重突破价值:
该研究的创新性在于将动机研究从"是否运动"推进到"为何运动"的深度探索,为精准行为干预奠定基础。局限性包括样本同质性高(92%英语使用者、58%高等教育)和单中心设计。未来研究可拓展至多元文化群体,并开发SDT导向的移动健康工具。这项研究最终指向一个核心启示:帮助ADT患者找到运动的个人意义,比单纯强调运动时长更重要——正如一位患者所言:"当我想做时,就有用不完的精力"(P07)。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