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驯化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与SNP互作分析:揭示高产与抗性遗传基础

《Plant Molecular Biology》:Genome-wide exploration of soybean domestication traits: integrating association mapping and SNP?×?SNP interaction analyse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4日 来源:Plant Molecular Biology 3.9

编辑推荐:

  为解决大豆驯化相关性状(DRTs)遗传机制不明的问题,研究人员对198份大豆种质进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采用FarmCPU和BLINK模型分析23,574个SNP,鉴定出78个显著位点(含14个环境稳定位点)和324个上位性互作,发现rs.Gm16.29778273与抗裂荚性相关,rs.Gm13.16695800具花色与下胚轴颜色的多效性,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新靶点

  大豆驯化历程堪称作物进化的经典范本,然而其关键性状的遗传密码仍有待破译。科研团队运用双酶切简化基因组测序(ddRAD-seq)技术,对198份具有"遗传多样性宝库"之称的大豆种质展开深度解码,获取23,574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研究聚焦九大驯化相关性状(DRTs),包括种子三维形态参数、种皮色泽、子叶颜色等关键农艺特征,在双环境条件下进行精准表型组学分析。通过创新性采用FarmCPU和BLINK双模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犹如在基因组海洋中撒下精准渔网,捕获78个显著关联信号,其中14个SNP在环境与模型间展现"稳如泰山"的特性。特别引人注目的是,rs.Gm16.29778273这位"抗裂荚卫士"的发现,以及rs.Gm13.16695800这位"色彩魔术师"调控下胚轴与花色的双重戏法。研究还绘制出324对SNP"社交网络"(上位性互作),揭示性状背后复杂的遗传交响乐。功能注释不仅验证了3个已知数量性状位点(QTL),更挖掘出11个"基因新秀",通过基因本体论(GO)注释解码其生物学剧本。这些发现为培育"既高产又抗逆"的超级大豆提供了分子设计蓝图,标志着作物育种进入"智能导航"新时代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