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艰难梭菌毒素中别构可切换网络调控 β- 瓣定向机制,助力药物研发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Allosterically switchable network orients β-flap in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toxin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4

编辑推荐:

  为解决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感染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威胁,研究人员开展了艰难梭菌毒素 B(TcdB)半胱氨酸蛋白酶结构域别构转换机制的研究。通过模拟和诱变实验,发现可切换的相互作用网络机制,该成果有助于针对 TcdB 自切割的药物开发。

  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感染是一种与医院和抗生素相关的细菌感染,对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一种治疗途径是通过靶向细菌的致病源 —— 艰难梭菌毒素 B(TcdB)来避免使用抗生素。本研究通过推导 TcdB 关键半胱氨酸蛋白酶结构域的详细机制,为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帮助,该结构域已被认为是可行的药物靶点。蛋白酶结构域包含一个可旋转的杠杆状区域,在两种相互排斥的相互作用网络之间切换。这种可切换网络为作用于 TcdB 的变构药物提供了特定设计策略,其机制可能也广泛适用于其他别构蛋白。别构蛋白在配体结合远离活性位点时会表现出功能响应。艰难梭菌毒素利用内源性辅因子肌醇六磷酸(myo-inositol hexakisphosphate)的别构结合,在靶细胞内协调自我切割。这种结合事件会诱导构象转变,主要影响杠杆状的 β- 瓣区域,该区域有两种已知取向。研究人员利用广泛的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计算和实验诱变,揭示了这种别构转变的机制。该机制依赖于一个可切换的相互作用网络。最突出的相互作用对是 K600-E743,K600 的相互作用解释了约 70% 的别构效应。相互作用网络并非在两种终态之间逐渐转变,而是在活性和非活性状态下采用两种相互排斥的构型。类似的可切换网络可能更广泛地解释别构现象。这一机制尤其有助于开发针对艰难梭菌毒素自切割的药物。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