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化植物营养素与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甲烷减排的协同效应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In vitro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microbial changes and gas production of microencapsulated phytonutrient pellets at varying dietary crude protein level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甲烷排放和饲料效率问题,通过体外产气技术探究了不同粗蛋白水平(10%-16% DM)与微囊化柠檬草-火龙果皮复合物(MiEn-LEDRAGON)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3% MiEn-LEDRAGON可显著提高产气量、NH3-N浓度和丙酸比例(C3),同时降低甲烷产量(7.30→6.72 mL/0.5g DM)和甲烷菌数量,为开发兼具营养强化和减排功能的饲料添加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反刍动物作为"天然生物反应器",在将低价值农业副产品转化为优质蛋白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甲烷排放问题——占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6%。更棘手的是,这些从动物口腔排出的甲烷会损失饲料中2%-12%的摄入能量,形成"营养-环境"双重挑战。传统减排方案往往面临成本高、效果不稳定等瓶颈,而热带地区丰富的药用植物和果蔬加工副产品,因其富含酚类、单宁等植物次级代谢产物(PSMs),正成为可持续解决方案的新宠。

泰国孔敬大学热带饲料资源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将当地特产柠檬草和火龙果皮制成微囊化制剂(MiEn-LEDRAGON),通过4×2因子设计(4个粗蛋白水平×2个添加剂水平),采用体外产气技术系统评估了其对瘤胃发酵的影响。研究巧妙利用板栗蛋白作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将植物活性成分包裹,既保护了热敏性成分,又实现了缓释效果。

关键技术包括:1)微波辅助提取结合离子凝胶法制备微囊化颗粒;2)采用96小时连续记录的体外产气系统;3)实时定量PCR定量7种关键微生物;4)HPLC分析挥发性脂肪酸;5)气相色谱测定甲烷产量。实验使用4头泰国-荷斯坦杂交奶牛作为瘤胃液供体,所有操作均通过动物伦理审查。

研究结果揭示三个重要发现:

  1. 蛋白水平的"中性效应":提高日粮粗蛋白(10%→16% DM)仅增加pH值和NH3-N浓度(12.01→18.19 mg/dL),对产气量、VFA和微生物种群无显著影响,说明蛋白代谢与碳水化合物发酵存在代谢区隔。

  2. 植物营养素的"双向调节":3% MiEn-LEDRAGON使总产气量提升17.2%(86.36→101.25 mL/0.5g DM),同时引发微生物群落重构——纤维降解菌F. succinogenes增加0.17 log10 copies/mL,而Ruminococcus菌群减少,这种"此消彼长"使丙酸比例提升9.4%(24.61%→26.85%)。

  3. 甲烷减排的"多靶点机制":添加剂通过三重途径降低甲烷:直接抑制甲烷菌(Methanobacteriales减少0.25 log10 copies/mL);改变氢代谢流向(增加丙酸合成);破坏原虫-甲烷菌共生体,最终使甲烷产量降低8%(7.30→6.72 mL/0.5g DM)。

这项研究突破了传统添加剂单一生理功能的局限,首次证实微囊化植物营养素可在不影响蛋白代谢的前提下,同步实现"营养强化-发酵优化-甲烷减排"三重效应。特别是火龙果皮富含的甜菜红素和柠檬草中的柠檬醛,通过微囊化技术解决了活性成分易降解的难题。研究为热带地区开发低成本、可持续的牲畜减排方案提供了模板,未来需进一步验证在实际生产中的经济效益。论文的创新价值在于建立了"植物活性成分-瘤胃微生态-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关系模型,为精准营养干预提供了新思路。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