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采用离子凝胶包封法制备壳聚糖 - 海藻酸盐包封益生菌(Chitosan/Alginate-Encapsulated Probiotic,CAP)微珠,并利用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态和大小进行表征。其次,通过在模拟胃肠道条件下培养 CAP 微珠,测定其在不同时间点的存活率、包封效率和释放率。此外,以野生型俄勒冈 K 品系果蝇为实验对象,设置不同处理组,研究 CAP 微珠对 ACR 毒性的防护效果,期间运用了多种检测手段,如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评估线粒体膜电位、分析基因表达等 。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对不同浓度海藻酸盐与 1% 壳聚糖制备的 CAP 微珠进行了多方面评估。在微珠特性方面,研究发现随着海藻酸盐浓度增加,微珠尺寸增大且更趋于球形。2.5% 海藻酸盐与 1% 壳聚糖组合制备的微珠结构稳定性最佳,包封效率达 93.89%,在 28 天储存期内,其储存存活率从初始的 8.49 log CFU/ml 降至 8.03 log CFU/ml,下降幅度较小 。在释放特性和模拟胃肠道条件下的存活率方面,2.5% CAP 微珠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展现出良好的性能。在模拟胃液(Simulated Gastric Fluid,SGF)和模拟肠液(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SIF)中,非包封益生菌的存活率大幅下降,而 CAP 微珠包封的益生菌存活率下降较为缓慢。同时,2.5% CAP 微珠的益生菌释放率在 6 小时内逐渐增加,6 小时时达到 77.8%,呈现出可控且持续的释放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