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催化中金属 - 载体前沿轨道相互作用:解锁高活性与稳定性的关键

《Nature》:Metal–support frontier orbital interactions in single-atom catalysi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Nature 50

编辑推荐:

  为解决单原子催化剂(SACs)金属 - 吸附质和金属 - 载体相互作用与催化性能关系不明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钯(Pd1)SACs 的研究。结果发现其活性与氧化物载体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位置呈线性关系,该成果为合理选择金属 - 载体对提供了通用描述符。

  单原子催化剂(SACs)因具有最大化的金属利用率和离散的能级,在多相催化、能量转换、环境科学以及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SACs 的活性和稳定性取决于金属 - 吸附质以及金属 - 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理解这些相互作用及其在催化性能方面的本质颇具挑战,金属原子电荷状态与活性的相关性也常得出有争议的结论。研究发现,在 14 种半导体中,钯(Pd1)SACs 的活性与氧化物载体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的位置呈现线性关系。将载体粒径减小至几纳米,提升 LUMO 位置,可在乙炔半氢化反应中实现创纪录的高活性以及出色的稳定性。载体 LUMO 的提升缩小了其与 Pd1原子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的能隙,促进了 Pd1- 载体轨道杂化,提升了稳定性,还调整了锚定的 Pd1原子的 LUMO,增强了 Pd1- 吸附质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活性。这些发现与前沿分子轨道理论相符,为合理选择具有可预测活性的金属 - 载体对提供了通用描述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