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心理虐待与大学生抑郁: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的连环中介作用及启示

《BMC Psychology》:Childhoo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subtypes and depression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role of self-compassion and perceived negative attention bias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BMC Psychology 2.7

编辑推荐:

  为探究童年心理虐待(CPM)及其亚型与抑郁之间的潜在机制和性别差异,研究人员以 587 名大学生为对象开展研究。结果显示,CPM 及其亚型正向预测抑郁,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起连环中介作用,且无性别差异。该研究为干预大学生抑郁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据相关报告显示,18 - 24 岁的中国个体心理健康指数欠佳,抑郁水平较高,而大学生正处于角色转变和社会适应阶段,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等诸多压力,其抑郁检出率在 2010 - 2020 年达 20.8% ,在各类心理健康问题中位居第二。童年虐待经历是导致抑郁的重要前因因素,其中童年心理虐待(Childhoo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CPM)因其更普遍且后果严重,逐渐受到关注。CPM 可分为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EA)和情感忽视(Emotional Neglect,EN)两种亚型。然而,以往研究对 CPM 的关注相对较少,且关于其与抑郁之间的具体机制,特别是不同亚型与抑郁的关联机制尚不明确,认知和情感因素在其中的相互作用也有待探究。在此背景下,为深入了解 CPM 及其亚型与抑郁的关系,上海徐汇区口腔医院、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BMC Psychology》。
研究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腾讯微信和 QQ 向大学生发放问卷,最终收集到 587 份有效问卷。研究过程中,使用童年创伤问卷简版(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s - Short Form,CTQ - SF)测量童年心理虐待及其亚型,用自我同情量表简版(Self - Compassion Scale Short Form,SCS - SF)评估自我同情,借助正负性信息注意量表(Attention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formation Scale,APNIS)的负性注意偏向量表衡量负性注意偏向,运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中文版(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 - D)检测抑郁程度。之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借助 Amos 24.0 软件分析数据,探究变量间的关系及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如下:

  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在 587 名参与者中,41.10% 经历过情感虐待,55.90% 经历过情感忽视,38.84% 两者都经历过。CPM 和 EA 与自我同情呈中度负相关,与负性注意偏向和抑郁呈中度正相关;EN 与自我同情呈弱负相关,与负性注意偏向和抑郁呈弱正相关;自我同情与负性注意偏向和抑郁呈强负相关;负性注意偏向和抑郁呈强正相关。
  2. 中介效应检验:首先,CPM 对抑郁的总效应显著。将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纳入模型后,模型拟合良好,表明二者在 CPM 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进一步用非参数 Bootstrap 法检验发现,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分别在 CPM 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且二者存在连环中介作用。在 CPM 亚型方面,自我同情分别在 EA、EN 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负性注意偏向在 EA 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在 EN 与抑郁之间中介作用不显著;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在 EA、EN 与抑郁之间均起连环中介作用。
  3. 中介模型的性别差异:分别对男性和女性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多组比较结果表明,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在 CPM 与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性别差异,在 CPM 亚型与抑郁关系中的连环中介模型也不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中国大学生童年情感忽视的比例高于情感虐待,这与中国父母的情感表达和教育观念密切相关,情感忽视问题需引起重视。CPM 及其亚型能正向预测抑郁,且 EA 与抑郁的相关性更强,可能与情绪调节策略有关。自我同情在 CPM(及其亚型)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这符合内摄理论;负性注意偏向在 EA 与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在 EN 与抑郁之间不起作用,可能与威胁感知系统和依恋模式不同有关;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的连环中介作用验证了素质 - 应激理论,即压力(CPM)和素质(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相互作用影响大学生抑郁。此外,研究未发现中介模型存在性别差异,这与以往部分研究结果一致。

该研究从自我同情和负性注意偏向的角度,为减轻 CPM 的负面影响、预防和干预大学生抑郁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工作者在面对经历过 CPM 的大学生时,尤其是有 EA 经历的学生,应同时关注其情感和认知问题。增强自我同情、减少负性注意偏向的心理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缓解这些学生的抑郁症状;对于经历 EN 的学生,增强自我同情的干预措施可能更为有效。不过,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仅采用问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方法,无法明确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未控制其他形式虐待的影响。后续研究可采用纵向研究或实验方法,并控制其他虐待形式的影响,使相关研究更加完善。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