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网络成瘾与大一新生失眠的关联:情绪调节和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的调节效应
《BMC Psychiatry》: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somnia among college freshmen: the chain mediation effect of emotion regulation and anxiet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gender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BMC Psychiatry 3.4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IA)与失眠的关联问题,长江大学团队通过7353名大一新生的横断面研究,发现IA通过损害情绪调节(ER)和加剧焦虑间接导致失眠,且性别差异显著:男性IA对失眠的直接效应更强(β=0.048),女性则通过ER-焦虑链式路径影响更显著(间接效应β=0.041)。该研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新靶点,发表于《BMC Psychiatry》。
研究采用多阶段标准化测量工具:通过网络成瘾测试(IAT)评估IA程度,情绪调节子量表(ER)来自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S-C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筛查焦虑症状,失眠严重指数(ISI)量化睡眠问题。对湖北荆州某高校7353名大一新生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SPSS 21.0和PROCESS 4.1进行链式中介和调节效应分析,通过Bootstrap法验证效应显著性。
结果部分呈现三个关键发现。首先,在"IA与失眠"关系中,IA显著正向预测失眠严重程度(β=0.119, p<0.001),证实假设H1。其次,"ER和焦虑的链式中介"分析显示,IA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失眠:直接路径(β=0.038)、ER单独中介(β=0.013)和ER→焦虑链式中介(β=0.039),总间接效应占比达67.23%,完美验证假设H2。最引人注目的是"性别调节效应",男性IA对失眠的直接效应更强(β=0.048 vs女性0.026),而女性通过ER-焦虑路径的间接效应更显著(β=0.041 vs男性0.037)。交互作用分析进一步显示,IA×性别对ER(β=-0.014)和失眠(β=-0.022)的负向预测均达显著水平。
讨论部分深入阐释了这些发现的科学价值。从神经机制看,IA可能通过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类似物质成瘾)增强交感神经活动,进而加剧焦虑;而ER能力下降会削弱前额叶对杏仁核的调控,形成"成瘾-情绪失调-睡眠障碍"恶性循环。性别差异的发现尤为精彩:男性因对蓝光更敏感,IA直接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女性则因社交媒介依赖倾向和更强的早期情绪反应性,更易受ER-焦虑通路影响。这些发现为临床干预指明方向:对男生应侧重行为管理(如屏幕时间控制),对女生则需加强认知重评训练。
该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方面:首次在大一新生群体中建立IA-ER-焦虑-失眠的完整通路模型;揭示性别特异性作用模式,突破既往研究忽视群体异质性的局限;所用MHS-CS量表本土化效度高,结论对中国学生更具指导意义。当然,横断面设计难以确定因果关系,未来需通过追踪研究验证。正如作者所言,这些发现"为构建低成瘾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石",从课程设置到宿舍管理都可据此优化,堪称数字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典范之作。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