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完全性冠状动脉闭塞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不良的临床风险评分模型构建与验证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Clinical risk score to predict poor coronary collateralization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3日 来源: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针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完全性闭塞(CTO)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评估难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团队通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建立基于8项临床指标的预测模型(AUC 0.748-0.754),包含年龄>65岁、女性、吸烟等关键因素,为血运重建策略选择提供无创评估工具,发表于《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研究采用三队列设计(推导队列716例、内部验证306例、外部验证234例),通过LASSO回归筛选32个候选变量后,确定8个独立预测因子:年龄>65岁(OR 1.560)、女性(OR 2.469)、吸烟(OR 3.239)、高血压(OR 1.905)、高胆固醇血症(OR 2.425)、中性粒细胞>6.5×109/L(OR 3.997)、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OR 2.306)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OR 1.627)。基于回归系数构建的评分系统中,吸烟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各计3分,女性、高胆固醇血症和肾功能不全各计2分,其余因素各1分。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采用Rentrop分级标准(0-1级定义侧支不良);2)通过定量冠状动脉分析(QCA)评估狭窄程度;3)使用LASSO回归解决变量共线性;4)通过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4分时敏感度75.4%,特异度64.1%)。
研究结果显示,评分与侧支不良概率呈阶梯式关联:推导队列中0分患者不良率0%,≥7分者达90.5%-100%。模型在内外验证中保持稳定 discriminative能力(AUC 0.748-0.754)。研究同步开发了在线计算工具,输入8项参数即可自动预测风险。
讨论部分强调,该模型首次整合炎症(中性粒细胞)、代谢(HbA1c)和血管风险因素,揭示糖尿病微环境通过内皮功能障碍抑制侧支形成的机制。临床意义在于:1)术前识别侧支高风险患者,优化血运重建策略;2)提示控制血糖、炎症可能改善侧支发育;3)为复杂PCI术后抗栓治疗提供决策参考。局限性包括回顾性设计、Rentrop分级的主观性等,未来需前瞻性研究验证干预效果。
该研究为T2DM合并CTO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实用风险评估工具,其创新性体现在:首次针对特定人群建立预测模型、开发可视化评分系统、揭示中性粒细胞等新型预测因子。成果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代偿功能评估具有重要转化价值,为个体化治疗策略制定提供了循证依据。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