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开 PA 相关心脏疾病的神秘面纱,来自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Madrid)和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踏上了探索之旅。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杂志上,为我们理解这一疾病带来了新的曙光。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他们获取了 PA 患者和健康个体的 hiPSC-CMs。通过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人员用带有标记的丙酸([13C3?]propionate)、葡萄糖([13C6?]glucose)和棕榈酸([13C16?]palmitate)作为示踪剂,追踪细胞内的代谢过程。然后,运用液相色谱 - 串联质谱(LC-MS/MS)、气相色谱 - 质谱(GC-MS)等技术,对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裂解物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从而揭示 PA 患者 hiPSC-CMs 的代谢特征。
在葡萄糖代谢研究中,研究人员用[13C6?]glucose 培养细胞,发现 PA 患者 hiPSC-CMs 对[13C6?]glucose 的代谢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TCA cycle)中间产物的稳定同位素标记也更高,这表明 PA 患者 hiPSC-CMs 的葡萄糖代谢增强。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PA 患者 hiPSC-CMs 中标记乙酸(M2 acetate)和未标记丙酸的分泌增加,这证实了酰基辅酶 A 水解酶的活性,进一步表明细胞通过水解酰基辅酶 A 来调节其水平。而用[13C16?]palmitate 培养细胞后发现,PA 患者 hiPSC-CMs 中脂肪酸氧化相关的代谢产物标记显著降低,这说明 PA 患者 hiPSC-CMs 的脂肪酸氧化减少。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认为,PA 患者 hiPSC-CMs 存在从脂肪酸氧化到葡萄糖代谢的转换。这种代谢转换可能是由于丙酰辅酶 A 和丙酰肉碱的积累,导致游离肉碱和辅酶 A(CoA)水平下降,从而抑制了脂肪酸氧化。而葡萄糖代谢虽然增强,但它的能量利用效率低于脂肪酸氧化,长期来看,这种代谢转换可能会损害心脏的能量代谢,进而导致心脏功能障碍。
该研究首次利用 PA 患者的 hiPSC-CMs 进行代谢研究,为理解 PA 相关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研究还发现了酰基辅酶 A 水解这一调节丙酰辅酶 A 水平的新机制,为 PA 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实验是在体外进行的,无法完全模拟体内复杂的代谢环境,且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代谢转换的影响。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开展体内研究,以更深入地了解 PA 相关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