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A ICHTHYOLOGICA ET PISCATORIA》:?Assessment of the nursery environ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yu, Plecoglossus altivelis (Actinopterygii, Osmeriformes, Plecoglossidae), in Vietnam
【字体:
大中小
】
时间:2025年04月02日来源:ACTA ICHTHYOLOGICA ET PISCATORIA
在广袤的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生存与繁衍一直是生物学家们关注的焦点。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作为一种在河流繁殖、幼体顺流而下至沿海过冬,之后再洄游上游成熟产卵的鱼类,其育苗环境和分布情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在预测鱼类分布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传统的广义相加模型(GAM)虽然能处理非线性关系,但构建和估计复杂,需要大量数据,还容易出现过拟合,导致预测效果不佳。而且,对于香鱼的研究,尤其是在越南地区,综合实地数据和遥感数据的研究非常匮乏。为了深入了解香鱼的生存状况,探究影响其分布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开启了这项极具意义的研究。此次研究由未知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TA ICHTHYOLOGICA ET PISCATORIA》杂志上。该研究利用 ACO-ANFIS 模型,确定了影响香鱼幼体存在的关键环境变量,并评估了其在河口的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温度、盐度和浊度是影响香鱼分布的主要因素,且香鱼在越南的分布呈现出从北到南逐渐减少的趋势,在丁河口甚至没有发现香鱼幼体。这一研究成果对于生态研究和生物多样性管理意义重大,为保护香鱼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对越南的 Ka Long 河口、Ba Lat 河口和 Dinh 河口进行了实地采样,在不同时间共采集 117 个样本点,用小围网捕捞香鱼幼体和幼鱼,通过显微镜观察外部形态进行鉴定。同时,使用水质检测仪测量水温、盐度、浊度和叶绿素 a 等指标。此外,还获取了 Sentinel-2 卫星图像数据,并采用 Hedley 方法进行太阳耀斑校正。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获取河口的海拔、坡度等数据。最后,运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和蚁群优化算法(ACO)构建 ACO-ANFIS 模型,预测香鱼的单位努力捕获量(CPUE)。 下面来看具体的研究结果:
变量重要性和适宜的育苗环境:研究人员在三个河口采集香鱼幼体 CPUE 信息时发现,Dinh 河口没有香鱼幼体。通过 ACO 算法分析发现,温度、盐度和浊度与香鱼的存在相关性最高。在 Ka Long 河口,它们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 0.47、0.54 和 0.40;在 Ba Lat 河口,R分别为 0.49、0.50 和 0.42。此外,红树林覆盖、距源距离和靠近城市区域等变量也有一定相关性。研究还对关键变量进行分级,发现适宜香鱼的温度为 19 - 25°C,盐度 < 13‰,浊度 < 10 NTU 。在这些适宜范围内,香鱼幼体的 CPUE 较高,偏离适宜范围则会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影响 CPUE。
使用 ACO-ANFIS 生成和分析鱼类 CPUE:ACO-ANFIS 模型提升了预测能力,对 Ka Long 和 Ba Lat 河口香鱼幼体 CPUE 进行预测。结果显示,Ka Long 河口香鱼 CPUE 均值为 105.10 个体 / 次,Ba Lat 河口为 52.86 个体 / 次,且 Ka Long 河口 CPUE 高于 Ba Lat 河口,但 Ba Lat 河口分布更均匀。模型评估指标表明,该模型性能良好,在 Ka Long 河口R2train为 0.84,R2test为 0.79;在 Ba Lat 河口R2train为 0.81,R2test为 0.75,AUC 值分别为 0.804 和 0.793,说明模型适合预测越南河口香鱼幼体的存在。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了解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分布对渔业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本研究中 ACO-ANFIS 模型表现出色,确定了影响香鱼分布的关键环境变量,揭示了香鱼在越南河口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 Dinh 河口因环境因素不适宜香鱼幼体生存,而 Ka Long 河口相对更适宜,但香鱼分布并不均匀,目前仅在越南北部有分布且呈减少趋势。这些研究结果为生态研究和生物多样性管理提供了宝贵信息,通过分布映射可以预测环境变化对香鱼分布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同时,研究方法也为其他类似环境河口的鱼类分布研究提供了参考。不过,本研究仅对越南部分河口进行了验证,数据集还不完整,后续研究需要在更多河口验证模型,进一步深入探究香鱼的生态特征和保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