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Following phospholipid transfer through the OmpF3–MlaA–MlaC lipid shuttle with native mass spectrometry
编辑推荐:
本文利用原生质谱研究革兰氏阴性菌中 Mla 系统的脂质转运过程。发现 OmpF3 –MlaA 可增强脂质加载,捕获了三元脂质穿梭复合物,且 MlaC 上内源性 PG 富集。该研究对理解细菌膜完整性和抗生素抗性意义重大。
###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包膜结构与 Mla 系统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包膜结构独特且复杂,由外膜、内膜和中间的周质空间组成,外膜的外叶主要是脂多糖(LPS),内膜和外膜的内叶含有不同比例的磷脂,如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和心磷脂(CDL) 。外膜的不对称完整性对革兰氏阴性菌的生存至关重要,若磷脂在外叶富集,会使细菌对抗生素等有害物质更敏感。因此,细菌进化出了脂质不对称性维持系统(Mla) 。
Mla 系统由外膜、周质和内膜中的蛋白质组成。外膜成分 MlaA 是一种单体 α - 螺旋脂蛋白,与外膜孔蛋白 OmpC 和 OmpF 结合,能从外膜外叶提取磷脂。周质成分 MlaC 是磷脂转运体,对磷脂有高亲和力,可与 PE 和 PG 共纯化。内膜成分 ABC 转运体 MlaFEDB 驱动磷脂从 MlaC 转移到内膜。
研究脂质转运的目的与方法
此前对 Mla 系统中磷脂从 MlaA 到 MlaC 的转运过程了解甚少,本研究旨在利用原生质谱(MS)研究这一过程,确定 MlaC 的脂质偏好以及 MlaA 是否为 MlaC 预选脂质。
实验结果
MlaC 共纯化脂质的特征 :在大肠杆菌中共同表达 MlaC 和 MlaA 后,用原生质谱分析纯化的 MlaC,发现大部分纯化的 MlaC 与磷脂结合,主要结合的磷脂是 PG 和 PE,含有多种酰基链,如 32:1、33:1 等。还观察到 cyclopropane 脂质的富集,其在蛋白质过表达等压力条件下会增加。
MlaC 去脂后的脂质保留情况 :用辛基 -β - 葡萄糖苷(OG)去除 MlaC 的内源性脂质,随着去脂时间增加,PE/PG 比例逐渐增加,表明 PE 脂质保留更强。去脂后,含有环丙烷脂肪酸且无饱和链的 34:2 和 35:2 脂质保留较多,而 34:1 脂质大量减少。
MlaC 中 PG 的富集现象 :MlaC 共纯化的 PG 含量高于外膜中的 PG 含量。通过与大肠杆菌脂质提取物孵育实验以及对 MS1 光谱建模量化 PE/PG 比例,发现体外孵育时 MlaC 对 PE 和 PG 无偏好,但从大肠杆菌中提取的过表达 MlaC 的 PE/PG 比例接近 1:1,内源性表达的 MlaC 中 PG 也有较高富集。
MlaA 对脂质的招募作用 :纯化的 MlaA 与 OmpF 形成复合物,通过与合成磷脂孵育实验发现,MlaA 能招募磷脂到 OmpF3 –MlaA 复合物,且对不同磷脂的结合亲和力受脂质头基、离子极性影响,MlaA 与所有研究的磷脂都结合,不预选择特定脂质。
MlaA 介导的 MlaC 脂质加载偏好 :在体外实验中,OmpF3 –MlaA 显著增强了 DOPG 向 MlaC 的转移。通过对 MlaA 突变体的研究,证明了观察到的脂质加载增加主要是通过 MlaA 通道的脂质转移,而非非特异性脂质清除。MlaC 对 DOPG、DOPE 和 DOPS 的结合水平相似,对 PC 的结合效率较低,这可能与蛋白质 - 脂质相互作用的能量障碍以及溶液中脂质的可用性有关。
OmpF3 –MlaA–MlaC 复合物的组装与解离 :将 OmpF3 –MlaA 和去脂的 MlaC 孵育,形成了三元 OmpF3 –MlaA–MlaC (apo) 复合物。加入 DOPG 后,该复合物部分解离,释放出脂质结合的 MlaC,表明脂质转移后蛋白质复合物会解离。
讨论
本研究发现内源性 MlaC 中 PG 富集,但在体外实验中未发现 MlaC 对 PG 的偏好或 MlaA 对 PG 的选择性,推测可能是由于 PG 在细菌外膜的翻转倾向、存在去除外膜外叶 PE 的其他机制,或者 MlaFEDB 在内膜对 PE 和 PG 的卸载效率不同。此外,重建了 OmpF3 –MlaA–MlaC 脂质穿梭系统,明确了其在革兰氏阴性菌外膜脂质转运中的关键作用,这对维持膜完整性和抗生素抗性至关重要。
材料和方法
重组蛋白表达 :按照报道的方案并稍作修改表达和纯化 MlaC 和 MlaA。将编码 MlaC 和 MlaA 的质粒共转化或单独转化到大肠杆菌 BL21 (DE3) 细胞中,在不同抗生素选择下培养,通过亲和层析纯化蛋白。
MlaC 的逐步去脂 :对纯化的 His 标记的 MlaC 进行去脂,将其加载到 Ni - NTA 亲和柱上,用含 OG 的去脂缓冲液处理不同时间,然后透析和浓缩。
内源性标记和纯化 MlaC :利用 λ Red 重组技术对内源性大肠杆菌 MlaC 进行 N 端 Twin - Strep 标记,通过 P1 噬菌体转导将融合等位基因导入野生型菌株 BW25113,经低渗裂解和亲和树脂纯化。
质谱分析 :使用 Q - Exactive UHMR 质谱仪进行原生质谱分析,Orbitrap Eclipse Tribrid 质谱仪进行结合脂质鉴定、原生自上而下质谱和脂质组学分析。
MlaC 的脂质加载 :在含有洗涤剂的溶液中,将去脂的 MlaC 与合成脂质或大肠杆菌脂质提取物孵育,加入或不加入 OmpF3 –MlaA,孵育后通过缓冲液交换去除多余脂质,用质谱测量脂质结合的 MlaC 比例。
MD 模拟 :使用 GROMACS 2022.5 进行 MD 模拟,基于 MlaC 的晶体结构生成输入结构,用 CHARMM - GUI 生成 GROMACS 输入文件,模拟蛋白质动力学和进行伞形采样。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