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硫化钼的光电器件实现多值逻辑:开启计算技术新篇章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Molybdenum-sulfide-based optoelectronic device for multivalued logic

【字体: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 7.9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多值逻辑(MVL)技术,通过氧掺杂调控 MoS2/TiOX异质结能带结构,实现负微分电阻(NDR)效应。利用该效应及结构光敏特性,在单器件上达成二元 / 三元 / 四元逻辑处理,为 MVL 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

  ### 研究背景
传统基于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设备遵循摩尔定律,即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组件数量每 18 - 24 个月翻一番,性能也随之提升。但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对设备集成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此时,多值逻辑(MVL)技术成为突破传统计算架构的潜在方向。
与二进制逻辑系统相比,MVL 可提高信息密度,降低系统复杂度和设备数量。例如,将二进制逻辑系统的逻辑值增加到 3、4、5 和 10 时,系统复杂度分别可降至原水平的 63%、50%、43% 和 30%。其中,三元逻辑系统因在复杂度和性能间达到较好平衡,被视为理想选择,典型应用如三元逆变器。此外,四元逻辑因 4 可表示为 2 的幂次,更易集成到传统二进制计算系统中。

尽管 MVL 概念提出已久,但相关材料和设备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负微分电阻(NDR)和负跨导(NTC)被认为在实现 MVL 操作方面具有潜力,已有基于 BP/ReS2二维范德华(vdW)异质结等多种结构的 NDR 器件用于 MVL 应用的报道。不过,此前多数基于 NDR 效应的 MLV 门只能实现三元逻辑状态。

实验设计


本文通过在 MoS2和 Ti 薄膜中掺杂氧,设计特殊能带对齐,制备了基于 ITO/MoS2-XOX/Ti/p-Si 结构的器件,以实现 NDR 特性。利用 MoS2的光敏性,在激光刺激下放大器件电流传导,获得更多逻辑状态。通过光和电的协同控制,使器件能在不同计算场景下,在二元、三元和四元逻辑状态间切换。

实验方法


  1. 器件制备:采用直流磁控溅射在 p 型 Si 衬底上生长 Ti 薄膜,射频磁控溅射沉积 MoS2-XOX薄膜和 ITO 薄膜。ITO 薄膜在氩气氛围中溅射,MoS2-XOX薄膜和 Ti 薄膜在氩氧混合氛围中溅射,溅射 ITO 薄膜作为顶部电极时使用掩模板进行图案化。
  2. 薄膜表征:运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ZEISS GeminiSEM 300)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Thermo Scientific K-Alpha+)研究器件的形貌和微观结构。将器件在液氮环境中脆断后,用 FESEM 的二次电子模式观察横截面形貌。XPS 测试在压力小于 2×10-7 mbar 的环境下进行。
  3. 性能测量:使用 Keithley 4200-SCS 参数分析仪、TTPX 探针台和 WaveRunner 606Zi 示波器进行电学测量。在 Keithley 4200-SCS 参数分析仪的电压扫描模式下进行 IV 测试,电压步长设为 0.05 V。测试光学响应时间时,将器件与纯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施加恒定 10 V 电压,通过 ITO 电极向器件施加宽度为 800 μs 的激光脉冲,利用示波器读取纯电阻上的分压变化来推断电流变化。

实验结果


  1. 薄膜表征与器件性能:制备的器件结构为 ITO/MoS2-XOX/Ti/p-Si,顶部电极 ITO 可增强光透射率。XPS 分析表明,氧掺杂使 MoS2的 Mo3d和 S2s核心能级峰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约 0.9 - 1 eV,实现 p 型掺杂;Ti 薄膜的 XPS 显示存在 TiO2成分。

测试器件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发现,在 - 10 V 至 10 V 的双扫描电压下,器件在黑暗环境和 405 nm 激光(功率密度 2 mW/cm2)刺激下的 IV 曲线有明显特征。黑暗环境中,电压在 - 10 V 至 - 0.5 V 时电流较低,-0.5 V 至 0.5 V 时电流增加,0.5 V 至 2.1 V 出现 NDR 效应,2.1 V 后电流增加并趋于饱和;反向电压扫描时,10 V 至 0.4 V 电流较低,小于 0.4 V 时电流上升。激光刺激下,NDR 效应几乎消失,正向电压增至 10 V 时电流增强超 2000 倍。在 0.5 V 电压下,器件呈现四种不同电流状态,且光学响应遵循幂律,ON/OFF 比与激光功率密度的 0.744 次方成正比。

对比未氧掺杂的 MoS2器件,氧掺杂后器件的 NDR 特性显著,峰谷比(PVR)达 18.5,而未掺杂器件无 NDR 特性;氧掺杂器件在激光刺激下的 ON/OFF 比从 100 倍提升至超 2000 倍。此外,器件的稳定性和保留特性良好,在 40 个循环中,四种电阻状态差异明显,且在 4 小时以上的测试中电阻状态能较好保持。
2. NDR 机制与三元逻辑:MoS2-XOX和 TiOX形成的 III 型异质结,其最高价带边缘的 MoS2-XOX高于 TiOX的最低导带边缘,形成破缺带隙对齐。由于两者功函数差异大,在界面处分别积累空穴和电子,形成重掺杂的 n+/p+异质结。

施加偏压可调节异质结的能带结构,诱导隧穿电流(Itun)和扩散电流(Idif)。当施加电压小于 - 0.5 V 时,电子从 MoS2-XOX的价带隧穿到 TiOX的导带;电压在 - 0.5 V 至 0.5 V 时,电子从 TiOX的导带隧穿到 MoS2-XOX的价带,隧穿强度随电压增加,Itun增大;电压在 0.5 V 至 2.1 V 时,TiOX的费米能级进入 MoS2-XOX的带隙,Itun减小,出现 NDR 效应;电压大于 2.1 V 时,异质结间的势垒变窄,电子从 TiOX的导带扩散到 MoS2-XOX的导带,Idif开始主导电流。

通过理论计算,得到 Itun和 Idif的表达式,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在不同电压区间的主导情况与器件 IV 特性相符。基于 NDR 效应,将 NDR 器件与 p 沟道 FET 集成可实现三元逆变器。通过理论分析,改变 p 沟道 FET 的栅极电压 VG(即输入信号 VIN),可使 FET 的负载线斜率改变,进而使 NDR 器件的工作电压区域发生非线性移动,实现三元逻辑转换。
3. 光学响应机制与二元逻辑:MoS2和 TiO2均为光敏材料,器件结构中两者的存在使激光能激发大量光生载流子。以 Ag 为底部电极的对比实验表明,无 Ti 作为底部电极时光生载流子浓度降低,ON/OFF 比显著下降且无 NDR 效应,证实了特定能带对齐下 NDR 机制分析的可靠性。

在激光刺激下,光生载流子占据 MoS2-XOX的价带,提高了 TiOX的费米能级,使 Itun在低电压下变弱,器件由 Idif主导,NDR 效应几乎消失,电流大幅增强。随着激光功率密度增加,NDR 特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利用激光刺激对器件进行逻辑编码,器件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低电阻态和高电阻态可分别代表逻辑 1 和 0。测试发现,器件的光学响应时间约为 41.6 μs,远快于视觉神经信号的响应速度(约 ms)。基于此,实现了基于该器件的莫尔斯电码传输,成功传输数字 “7,952”,传输时间约 50 ms,远快于此前报道的单字符传输时间(约 20 s),展示了其在基于二进制逻辑的人机界面应用中的潜力。
4. 电光控制的四元逻辑:基于 ITO/MoS2-XOX/Ti/p-Si 结构的器件在电光控制下呈现四种不同电阻状态。采用 2 位二进制数描述四元逻辑,即 “00”“01”“10” 和 “11”。其中,芯片从右到左的第一位由激光调节,有激光刺激时逻辑值为 1,无激光刺激时为 0;第二位由电调节,正电压时逻辑值为 0,负电压时为 1。

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案下四元逻辑与器件电导率的线性关系,随着逻辑状态数值从 00 到 11 逐步增加,器件电阻逐渐减小,电导率逐渐增加。通过激光和电压对器件的四种电阻状态进行连续转换测试,结果显示器件能在激光和电的调节下在四种不同电阻状态间切换,且状态区分明显,与四种逻辑状态对应良好,证明了基于该器件实现四元逻辑处理的可行性。

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在 ITO/MoS2-XOX/Ti/p-Si 结构中同时实现 NDR 特性和光敏性,利用其独特光电性质获得四种稳定电阻状态。该结构形成的异质结 NDR 效应的 PVR 高达 18.5,在三元逻辑处理中具有应用潜力;405 nm 激光调节下,器件在高电压下实现超 2000 倍光学增强,响应时间小于 41.6 μs,可用于二进制逻辑处理,如无线光通信;此外,还提出了电光控制的四元逻辑处理方法。综合来看,该研究开发的光电 MVL 器件能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呈现二元、三元和四元逻辑,为 MVL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研究方向。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