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心血管疾病患者癌症风险增加:一项前瞻性人群研究及Meta分析揭示的生物学关联与临床意义
《BMC Medicine》:Cancer risk subsequent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and meta-analysi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BMC Medicine 7.7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为解决心血管疾病(CVD)与癌症的潜在关联争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联合多中心开展UK Biobank(UKB)队列研究及Meta分析,涵盖45百万参与者。研究发现CVD患者总体癌症风险显著升高13%(HR 1.14,95%CI 1.12-1.17),年轻患者(<65岁)风险更高,为"反向心脏肿瘤学"提供首个系统性证据,提示需加强CVD患者癌症监测。
心血管疾病(CVD)和癌症如同两座横亘在人类健康道路上的大山,每年分别造成全球1800万和1000万死亡。传统观点认为这是两条平行线,但近年研究发现它们竟共享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更惊人的是动物实验显示心衰会改变肠道菌群促进肿瘤生长!然而这个颠覆性假说在人群研究中却遭遇尴尬——有的报告CVD患者癌症风险增加,有的反而降低,小样本和医院数据偏倚让结论扑朔迷离。
为破解这个"反向心脏肿瘤学"谜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Yazhou He和Chuan Xu领衔的团队开展双管齐下的研究:一方面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50万人群数据,另一方面系统分析全球47项队列。研究团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代码严格定义CVD和癌症,通过多变量Cox回归和竞争风险模型处理非癌症死亡的干扰,并针对年龄、药物等30余项混杂因素进行校正。
方法学上,研究创新性地采用三种关键技术:1)UKB前瞻性队列设计,中位随访11.58年;2)时间依赖性协变量处理,区分确诊CVD前后时段;3)DerSimonian-Laird随机效应模型整合47项研究数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团队首次将竞争风险模型应用于该领域,解决传统Cox回归可能高估风险的问题。
研究结果部分呈现丰富发现:
"UKB队列分析"显示,94,845名CVD患者癌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2 vs 15.41/1000人年)。调整后任何CVD均使癌症风险增加14%,其中血栓栓塞风险最高(HR 1.22),缺血性心脏病最低(HR 1.04)。年龄分层揭示"年轻悖论"——<65岁患者风险增幅更大。
"癌症类型差异"部分显示,血液/淋巴系统癌症风险飙升28%,肺癌65%,但前列腺癌无显著关联。最意外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风险在脑血管病患者中激增175%,提示卒中可能通过血脑屏障破坏促癌。
"Meta分析结果"整合9百万人数据证实:CVD患者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3%(RR 1.13)。心衰(RR 1.29)和心律失常(RR 1.26)患者风险最高,而短期血栓栓塞患者风险竟达145%!
讨论部分深入剖析三大机制假说:1)共同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吸烟的残留混杂;2)CVD诱导的生物学改变,如心肌梗死分泌HIF-1α促进血管新生;3)心血管药物和检查的副效应。作者特别强调临床转化价值:年轻CVD患者应纳入癌症筛查重点人群,而前列腺癌的"保护效应"提示性激素代谢可能成为干预靶点。
该研究登顶《BMC Medicine》的意义在于:首次系统量化CVD与癌症的流行病学关联,为后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局限性如未完全排除药物影响,也指明了未来研究方向。正如末句所言:"这项发现不仅敲响临床监测的警钟,更开启了一扇探索心血管-肿瘤共病机制的新大门。"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