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Anesthesiology》:Postoperative outcomes in earthquake victims with orthopedic trauma: a focus on mortality and dialysis needs
编辑推荐:
为探究地震幸存者中单纯骨科损伤患者术后死亡率及透析需求的相关因素,特别是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及其临床后果,研究人员开展了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大腿损伤、透析需求等是死亡率增加的重要预测因素。这对优化灾害医疗救援意义重大。
在 2023 年 2 月 6 日,土耳其发生了两次里氏 7.8 级和 7.7 级的强烈地震,这场灾难如同一场巨大的浩劫,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大量建筑轰然倒塌,约 1500 万人直接受到影响,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数超过 5 万 。地震幸存者不仅身体遭受重创,还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挤压综合征尤为棘手。挤压综合征是由于长时间肌肉受压,导致细胞死亡,释放出如钾、肌红蛋白等有毒物质进入血液,进而引发高钾血症、肌红蛋白诱导的肾损伤以及因体液转移导致的低血容量,最终可能发展为急性肾损伤(AKI)。大约 50% 的挤压综合征患者会出现 AKI,其中一半的患者需要透析治疗 ,而 AKI 的死亡率估计约为 40%,是灾难中仅次于直接创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对地震后骨科创伤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这关乎着众多患者的生命健康以及未来的医疗救援方向。
来自土耳其 Mersin Cit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Hospital 和 Ankara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旨在识别地震幸存者中单纯骨科损伤患者术后死亡率和透析需求相关因素的研究,特别聚焦于挤压综合征及其临床后果。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Anesthesiology》杂志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他们对 Mersin City Training and Research Hospital 的患者数据库进行了记录审查,纳入了 2023 年 2 月 6 日地震后从灾区转移过来、因被困在废墟下导致肢体或椎骨受伤并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设置了一系列排除标准,如非地震相关损伤、慢性肾衰竭或肝衰竭病史、地震前截肢史、合并头胸腹损伤、妊娠以及数据不完整等情况。研究过程中,收集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入院时间、受伤部位、手术和麻醉类型、透析需求以及术后死亡率等信息,同时记录了患者的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铁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 I 等多项血液指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使用 Kruskal-Wallis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线性向后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等,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结论。
研究结果
- 患者基本情况:共评估了 651 名患者,最终纳入 561 名。其中上肢损伤 123 人(19.6%),大腿损伤 151 人(24.1%),小腿 / 足部损伤 279 人(44.6%),椎骨损伤 72 人(11.5%)。手术类型方面,骨合成术 281 人(50.1%),筋膜切开术 145 人(25.8%),清创术 127 人(22.6%),截肢术 57 人(10.2%),死亡率为 3.2%(n=18)。
- 不同因素与死亡率的关系:大腿损伤患者死亡率最高,达 55%(p=0.012) 。多变量线性向后回归分析显示,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入院时间是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素(B=-0.113,p=0.039;B=-0.133,p=0.007;B=0.196,p<0.05;B=0.158,p=0.001)。
- 透析需求相关因素:12.5%(n=70)的患者需要透析。需要透析的患者小腿 / 足部损伤、截肢和筋膜切开术的频率更高,骨合成术的频率更低(p=0.019,p=0.013,p<0.05,p<0.05)。挤压综合征患者透析需求率为 25.1%,显著高于无挤压综合征患者(6%,p<0.05) 。CK 和肌红蛋白水平是透析需求的重要预测因素(B=0.187,p<0.05;B=0.256,p<0.05)。
研究结论与讨论
这项研究深入剖析了地震后单纯骨科损伤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和透析需求相关因素。研究表明,膝盖以上损伤和透析需求是死亡率增加的重要预测因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改善这些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同时,延迟入院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这凸显了在灾难场景中快速医疗响应和高效分诊的重要性。
在地震相关损伤中,下肢受伤最为常见,本研究分别评估了膝盖上下损伤的情况,这在相关研究中较为少见。在手术麻醉方面,不同诊所因条件、资源和专业知识的差异,麻醉方式有所不同,但本研究发现麻醉类型与死亡率并无关联。此外,研究还指出,挤压综合征在下肢损伤中更为常见,筋膜切开术虽可能增加挤压综合征的风险,但在精心选择的病例中,它仍是一种可行的保肢手术干预措施。
总体而言,该研究为地震后骨科创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关键的参考依据,有助于优化灾害场景下的医疗资源分配和治疗方案,对提高地震受害者的生存率和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聚焦于如何在灾难环境中更有效地实施这些研究成果,以及探索更多改善患者预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