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全基因组测序作为听力损失诊断的强大工具:揭示全外显子测序遗漏的PTPRQ新变异
《BMC Medical Genomics》:Whole-genome sequencing, as a powerful diagnostic tool in hearing loss, reveals novel variants in PTPRQ missed by whole-exome sequencing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BMC Medical Genomics 2.1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针对传统全外显子测序(WES)在听力损失(HL)诊断中存在的漏检问题,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团队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对14例WES未确诊患者进行再分析,成功在43%病例中发现致病突变,首次报道了导致HL的PTPRQ深内含子变异,证明WGS能有效检测结构变异(SVs)和调控区变异,为提升遗传性耳聋诊断率提供了新策略。
研究采用多组学技术路线:首先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进行平均40.75X深度的WGS,通过DeepVariant和Manta软件分别检测SNV/INDEL和SVs;针对预测影响剪接的变异,构建pSPL3b-cam载体进行体外minigene剪接验证;对影响酪氨酸磷酸酶结构域的变异,采用AlphaFold2预测三维结构并通过AutoDock Vina进行PI(3,4,5)P3配体刚性对接模拟;所有变异均经Sanger测序验证家系共分离。
在临床特征明确的两个德国家庭中取得突破性发现:家族1先证者表现为进行性中高频听力损失,WGS检出PTPRQ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母源性的c.6453+2dup剪接位点重复(导致外显子41跳跃)和父源性的c.6602+81_6738+394delinsTTTATAAAATG缺失插入变异(移码突变)。minigene实验证实c.6453+2dup造成42个氨基酸的框内缺失,影响磷酸酶结构域中关键的β4-β6片层;AlphaFold2预测显示该变异使催化位点Glu2785移位,破坏其与底物PI(3,4,5)P3的相互作用。家族2先证者携带已知的c.4159del移码突变和新型深内含子变异c.3873+727A>G,后者通过创建隐蔽剪接位点引入62bp假外显子,导致提前终止密码子。这是首例报道的PTPRQ深内含子致病变异。
通过ACMG指南对变异进行严格分级:c.6453+2dup满足PS3+PVS1Strong+PM2证据,c.6602+81_6738+394delinsTTTATAAAATG符合PVS1Strong+PM3+PM2标准,深内含子变异c.3873+727A>G则获得PS3+PVS1+PM3+PM2支持,均被判定为致病性。研究特别指出,这些变异在WES中漏检的原因各异——c.6453+2dup位于腺嘌呤同聚区引发测序错误,c.3873+727A>G位于WES常规捕获区域之外,而大片段缺失插入变异则因断裂点位于内含子而难以识别。
讨论部分强调了三方面科学价值:首先,研究拓展了DFNB84A的突变谱,证实PTPRQ相关听力损失可能被现行WES方案低估。其次,通过结构生物学阐明变异致病机制——磷酸酶结构域破坏会干扰PTPRQ对PI(4,5)P2的去磷酸化功能,影响耳蜗毛细胞静纤毛基部的磷脂稳态。最后,建立的技术路线(WGS+剪接验证+结构预测)为其他大基因(如含45个外显子的PTPRQ)的全面分析提供范本。作者建议对GJB2和STRC阴性患者优先采用WGS,特别是表现为中高频听力损失且家系符合隐性遗传模式的病例。该研究不仅将PTPRQ相关听力损失的诊断率提升至新高度,更凸显WGS在解决复杂遗传病中的不可替代性。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