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脑出血重症监护集束化治疗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差距:一项5年人群研究揭示的临床实践演变
《Neurological Sciences》:How far are we from bringing intensive care bundle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to the real-world setting? A 5-year population based-study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Neurological Sciences 2.7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通过分析2018-2022年意大利L'Aquila地区460例脑出血(ICH)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揭示急性期管理中血压控制(SBP<140 mmHg)、抗凝逆转(21.4%)、神经外科转诊(84.6%)等关键指标的执行现状与时间趋势。结果显示尽管抗凝逆转率从0%提升至88.9%(p<0.001),但血糖(≥108 mg/dL)和体温(≥37.0°C)控制仍不理想,30天病死率达29.1%。该研究为优化ICH集束化治疗(INTERACT3方案)的临床转化提供重要循证依据。
研究团队采用前瞻性卒中注册登记方法,纳入2018-2022年L'Aquila地区(人口298,343)所有ICH病例。通过STROBE规范的多源数据采集(急诊记录、住院病历、死亡证明等),重点分析24小时内五项核心指标:收缩压(SBP)控制(<140 mmHg)、抗凝逆转、神经外科转诊、血糖(<108 mg/dL)和体温(<37.0°C)管理。采用REDCap系统标准化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分析时间趋势,Kaplan-Meier法评估30天生存率。
研究结果揭示三个关键发现:首先,急性期管理存在显著缺陷,57.8%患者初始SBP≥140 mmHg,仅47.6%在24小时内达标;62.2%存在高血糖(≥108 mg/dL),21.4%抗凝患者接受逆转治疗。其次,时间趋势显示明显改进,抗凝逆转率从0%飙升至88.9%(p<0.001),神经外科转诊后未手术比例从79.5%降至55.7%(p<0.001)。最后,预后分析证实管理质量与生存率直接相关:接受手术者病死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19.3% vs 32.5%, p=0.035),高血糖患者病死率更高(35.7% vs 22.3%, p=0.008)。
讨论部分指出,这项研究首次描绘了ICH集束化治疗在真实世界中的实施图谱。尽管参照INTERACT3方案增加了血糖和体温管理,但这两项指标在临床实践中仍被忽视——37.4%患者未进行24小时血糖监测,28.0%缺失体温记录。值得注意的是,抗凝逆转的显著改善与新型逆转剂(如idarucizumab)的临床应用同步,证实技术创新可快速改变实践模式。然而,神经外科转诊与手术率的巨大落差(84.6%转诊 vs 12.4%手术)提示需要建立更精确的转诊标准。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为ICH质量改进提供精准切入点:①优先加强血压和血糖的规范化监测与干预;②推广抗凝逆转的快速决策流程;③建立基于影像特征的神经外科转诊分层标准。这些发现尤其对资源有限的山区医疗系统(如研究涉及的意大利中部山区)具有特殊参考价值,证明即使在没有高级卒中中心的地区,通过优化基础管理仍可改善预后。未来研究需延长随访期以评估功能结局,并开发智能化监测工具以提高核心指标的测量完整性。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