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RIPK2基因缺失对老年小鼠实验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Aging Brain》:Effects of global Ripk2 genetic deficiency in aged mic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ischemic stroke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1日 来源:Aging Brain 1.7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加剧神经损伤的临床难题,通过构建18-24月龄Ripk2-/-老年小鼠模型,采用pMCAO(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技术,首次系统评估了RIPK2缺失对长期(28天)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发现基因缺失可显著减小梗死体积、改善运动功能并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Iba1表达,为靶向RIPK2-NOD信号通路开发抗卒中神经炎症疗法提供了老年动物模型证据。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团队在《Aging Brain》发表重要成果,通过构建18-24月龄Ripk2-/-全球敲除小鼠模型,采用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pMCAO)技术模拟临床难治性卒中,结合长达28天的纵向行为学评估(包括垂直网格测试、重量抓握测试、旷场实验)和认知功能检测(新物体识别和Y迷宫),系统研究了RIPK2缺失对老年卒中模型的保护机制。关键技术包括:1)老年动物(NIA提供野生型对照)永久性MCA结扎手术;2)克紫红染色定量梗死体积;3)Iba1/GFAP免疫组化分析神经胶质反应;4)标准化行为学测试体系。
研究结果显示:在梗死体积方面,Ripk2-/-组较野生型减少达28天(p=0.0443),证实了长期保护效应。运动功能上,尽管敲除鼠基线表现较差,但卒中后垂直网格下降时间缩短21-35%(p<0.01),重量抓握评分提高40-50%(p<0.001),提示运动功能恢复更佳。神经炎症分析发现,敲除鼠 ipsilateral皮层Iba1+面积减少32%(p<0.05),而GFAP+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无组间差异,表明RIPK2主要调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测试揭示Ripk2-/-鼠存在基线认知缺陷,新物体识别中探索时间减少25%(p<0.01),可能与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信号异常相关。
讨论部分强调了三重意义:首先,首次在老年模型中验证RIPK2缺失的神经保护作用,弥补了既往年轻动物研究的临床转化缺口;其次,发现RIPK2通过特异性调节小胶质细胞活化(而非星形胶质细胞)影响卒中预后,为靶向干预指明方向;最后,揭示RIPK2-NOD信号轴可能参与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调控,其双重角色(急性期保护vs.长期认知维持)值得深入研究。作者建议未来应开展性别差异研究和药理抑制剂长期疗效评估,以推动RIPK2抑制剂向临床转化。
该研究创新性地将年龄因素纳入卒中机制研究,为开发针对老年卒中患者的精准抗炎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特别是发现RIPK2缺失虽然改善运动功能,但可能影响基础认知能力,提示临床干预需权衡时间窗与长期神经系统影响,对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防治具有重要启示。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