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心率变异性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一项伞状综述的元分析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mental disorders: an umbrella review of meta-analyse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编辑推荐:
本综述首次系统评估了心率变异性(HRV)在19种精神障碍中的特征及治疗影响。通过分析442项研究(34,625例样本),发现痴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躯体症状障碍患者HRV降低的证据等级较高(提示性证据),而抑郁症(MDD)、焦虑症(GAD)等证据较弱。治疗方面,抗精神病药可降低HRV,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能改善自主神经平衡。研究强调HRV模式具有疾病特异性,为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心率变异性(HRV)作为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在精神障碍研究中备受关注。HRV通过测量心跳间隔的波动,反映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状态。较高的HRV通常代表良好的生理适应性,而HRV降低则与心血管疾病、心理压力及多种精神障碍相关。本综述首次采用伞状综述方法,系统评估了HRV在19种精神障碍中的特征差异及治疗影响,为理解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研究团队检索了Medline、PubMed等数据库,纳入21项系统性综述(含71项元分析),覆盖442项原始研究(34,625例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效应量,并通过95%置信区间和预测区间评估结果稳定性。证据等级分为五类:强有力(I类)、高度提示性(II类)、提示性(III类)、弱(IV类)和无显著性(NS)。关键分析指标包括高频(HF)、低频(LF)、LF/HF比值等HRV参数。
在53项比较中,7项(13.2%)达到提示性证据等级:
其他疾病如抑郁症(MD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等虽显示HRV异常,但证据等级较弱(IV类)。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疾病的HRV改变模式具有独特性,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以HF降低为主(SMD=-0.97,p=2.33×10-6),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在社交压力下HRV降幅更显著(SMD=-0.46,p=0.0017)。
18项治疗相关分析中,5项(27.8%)显示弱证据:
本研究发现HRV异常普遍存在于精神障碍中,但证据强度因疾病而异。痴呆和PTSD的HRV改变最显著,可能与这些疾病特有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和应激反应相关。治疗方面,非药物干预(如rTMS)可能通过调节脑-自主神经通路产生获益。未来研究需解决以下问题:
作为首个HRV精神障碍伞状综述,本研究揭示了自主神经失调的跨诊断特征与疾病特异性模式。尽管现有证据多数为弱或提示性等级,但HRV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价值已初步显现。整合多参数HRV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可能是未来精神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