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高血压患者对古典音乐表达性演奏的心血管反应差异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High blood pressure inhibits cardiovascular responsiveness to expressive classical music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高血压(H-bBP)与正常血压(N-bBP)人群对音乐动态响应的差异,通过计算机重构钢琴演奏的40分钟古典音乐片段(含9种速度/响度变体),首次揭示N-bBP组收缩压(SBP)升高10.12 mmHg显著高于H-bBP组3.61 mmHg(P=0.0002),且快速节奏显著降低两组血压变异性(BPV)。该发现为音乐疗法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团队采用创新性的实验设计:从博森多福传奇艺术家专辑中选取8首古典钢琴曲,通过MIDI技术生成速度(54-199 bpm)和响度(7-24 sones)的4种组合版本,由自动演奏钢琴呈现给40名中年受试者(20名高血压/20名正常血压)。采用CNAP连续血压监测系统同步记录生理数据,结合Python包cosmodoit提取音乐特征,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数据。
主要发现包括:1)血压反应差异:N-bBP组听音乐时收缩压升高10.12 mmHg显著高于H-bBP组的3.61 mmHg,类似冷加压试验的应激反应强度;2)速度效应:快速音乐(>120 bpm)使两组血压变异性(BPV)显著降低,但慢速原版音乐引发更强血压反应;3)响度影响:增大响度未显著改变BPV,但N-bBP组对响亮音乐的血压反应更强烈;4)版本对比:仅改变速度的V3版本使N-bBP组舒张压标准差从4.39降至3.04(P<0.0083),而单纯改变响度的版本无此效应。
讨论部分指出三个关键启示:首先,音乐像运动一样可能通过"生理激活-恢复"循环产生长期益处,这与传统"音乐直接降压"的认知形成有趣对比。其次,血压变异性(BPV)的降低出现在快速音乐段落,可能反映音乐时间结构对自主神经系统(ANS)的调节作用。最后,高血压患者对音乐刺激的"钝化"反应暗示其心血管系统灵活性下降,这为血压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为个性化音乐疗法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未来需探索不同音乐流派对特定人群的差异化影响。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