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良性食管狭窄治疗新选择:三种球囊扩张术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A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balloon dilatations for patients with benign esophageal stricture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针对良性食管狭窄(BES)治疗难题,对比分析了小球囊(<25mm)、药物涂层球囊(DCB)和大球囊(25-30mm)三种扩张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发现大球囊组治愈率达71.4%,且住院时间(中位12天)和费用(3.1×104$)最低,而DCB组疗效欠佳且成本最高,为临床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提供了循证依据。
研究团队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纳入2019-2024年间82例BES患者,分为小球囊组(25例)、DCB组(22例)和大球囊组(35例)。关键技术包括:CT/内镜确诊后,在荧光或内镜引导下使用Cook公司球囊导管(小球囊<25mm,大球囊25-30mm)或北京先瑞达DCB(直径12mm)进行扩张,术后通过食管造影评估效果,并长期随访记录吞咽困难评分、复发率和并发症。
技术成功率方面,三组无显著差异(88.7% vs 87.1% vs 89.7%)。安全性数据显示,大球囊组食管破裂率为7.4%,虽高于其他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最引人注目的是临床结局:大球囊组最终治愈率(71.4%)显著高于小球囊组(40%)和DCB组(40.9%),且最终吞咽困难评分(0.4±0.9)最低。经济性分析显示DCB组住院费用中位数达6.9×104元,是大球囊组(3.1×104元)的两倍余。
讨论部分指出,大球囊通过更充分的机械扩张可能破坏纤维化环,从而降低复发率。而DCB疗效欠佳可能与其直径较小(仅12mm)和治疗次数受限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理论上大球囊更易导致并发症,但实际数据未显示其风险显著增加,仅观察到可保守处理的I/II型破裂。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首次证实25-30mm大球囊在BES治疗中的优越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选择依据;同时提示DCB在现有技术参数下性价比不佳,应谨慎使用。未来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并探索不同病因BES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