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氟化策略优化塑性:首例兼具机械可变形性与铁电性的有机晶体PEA-TFMS的突破性发现
《Nature Communication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30日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传统铁电晶体因脆性难以满足柔性电子需求,浙江大学团队通过阴离子氟化策略设计出有机铁电晶体PEA-TFMS,其具有1.46 μC/cm2的极化强度与12.05 GPa的杨氏模量,首次实现铁电相下的宏观弯曲与螺旋变形,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全新材料解决方案。
浙江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长期被忽视的阴离子修饰策略。他们选择苯乙铵甲磺酸盐(PEA-MS)作为母体化合物,通过用三氟甲磺酸根(TFMS)取代甲磺酸根(MS),成功设计出具有Pna21空间群对称性的有机铁电晶体PEA-TFMS。这项研究不仅首次实现了有机铁电晶体在室温下的塑性变形能力,更通过精巧的氟化策略重构了晶体内部的偶极排列,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为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革命性的材料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运用了多项关键技术:单晶X射线衍射(SXRD)解析晶体结构,压电力显微镜(PFM)观测铁电畴动态,纳米压痕技术测定机械性能,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极化强度。通过二阶非线性光学(SHG)测试和变温介电测量验证了相变行为,利用拉曼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晶体变形前后的结构完整性。
结构分析揭示关键突破:母体PEA-MS因中心对称的I2/a空间群无法表现铁电性,而氟化后的PEA-TFMS形成波浪状二维氢键网络,C-H···F弱相互作用像"绳索"般牵引离子重排,产生沿[001]方向的宏观极化(1.47 μC/cm2理论值)。热分析显示其存在346 K的可逆相变,高温相(HTP)为 centrosymmetric Pbam空间群,符合mmmFmm2的Aizu记法。
铁电性能表征方面:SHG信号证实晶体极性,介电常数在Tc处呈现λ型突变。Sawyer-Tower法测得330 K时饱和极化(Ps)达1.46 μC/cm2,与DFT计算结果高度吻合。PFM观测到清晰的180°畴壁运动,蝴蝶形振幅回线和相位翻转证实了稳健的铁电开关特性。
机械性能表现惊艳:纳米压痕显示PEA-TFMS具有12.05 GPa的杨氏模量和482.4 MPa硬度,远低于BaTiO3(167.9 GPa)而接近PVDF(3.28 GPa)。单晶可承受宏观弯曲和螺旋变形,SEM/AFM证实变形区域无裂纹,拉曼光谱表明分子取向保持有序。弯曲后晶体仍保持1.31 μC/cm2的极化强度,PFM显示畴结构仅发生轻微位移。
机制解析指出:36.29%的晶胞空隙率(高于PEA-MS的31.72%)为离子位移提供空间,[010]方向的低能滑移面允许氢键层相对滑动。这种"各向异性滑移模型"解释了塑性变形能力——内部氢键网络伸缩适应外力,而波浪状排列防止晶体断裂。
这项研究开创性地证明了阴离子氟化策略的双重功效:既通过重构偶极排列诱导铁电性,又通过调控分子相互作用实现塑性变形。PEA-TFMS晶体展现的"铁电-塑性"协同特性,突破了传统铁电材料的性能边界。其水溶液制备工艺与人体贴合演示(如手指关节动态变形)昭示着在柔性传感器、可穿戴能源器件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该工作为分子铁电体的机械性能设计提供了普适性范式,将推动柔性电子材料进入有机晶体新时代。
10x Genomics闁哄倹婢橀幖顪渋sium HD 鐎殿喒鍋撻柛姘煎灠瀹曠喓绱掗崱姘姃闁告帒妫滄ご鎼佹偝閸モ晜鐣遍柛蹇嬪姀濞村棜銇愰弴鐘电煁缂佸本妞藉Λ鍧楀礆閸℃ḿ鈧粙鏁嶉敓锟�
婵炲棎鍨肩换瀣▔鐎n厽绁癟wist闁靛棗锕g粭澶愬棘椤撶偛缍侀柛鏍ㄧ墱濞堟厤RISPR缂佹稒鐩埀顒€顦伴悧鍝ヤ沪閳ь剟濡寸€n剚鏆╅悗娑欏姃閸旓拷
濞戞挸顑堝ù鍥Υ婵犲嫮鐭庨柤宕囧仜閸炴挳鎽傜€n剚顏ら悹鎰╁妺缁ㄧ増鎷呭⿰鍐ㄧ€婚柡瀣姈閺岀喎鈻旈弴鐘虫毄閻庢稒鍔掗崝鐔煎Υ閿燂拷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