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Public Health》:Children’s physical fitness and cognitive control in China: the moderating role of family support for physical activity
编辑推荐:
为探究中国儿童体能与认知控制的关系,尤其是性别差异及家庭体育活动支持(FSFPA)的调节作用,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显著性别差异,FSFPA 能调节此关系。该研究为提升儿童健康和认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在当今社会,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备受关注,其中儿童的体能和认知控制能力更是重中之重。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儿童体能下降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像心肺耐力、肌肉力量等关键体能指标都在下滑,这不仅影响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对他们的认知功能、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体能发展趋势也有所不同,性别差异明显,比如柔韧性有所改善,但爆发力和速度素质却在下降,耐力素质整体下降,不过部分中学生有所提升 。
同时,认知控制作为执行功能的核心部分,对儿童的学习和日常决策至关重要。它涵盖了干扰抑制、冲动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等方面。目前,虽然有研究表明体能对认知控制有积极影响,但具体的影响机制、不同体能成分的作用以及性别差异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疑问。例如,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并不明确,而且不同性别在体能与认知控制关系上也可能存在差异。此外,家庭支持在儿童体能和认知控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家庭体育活动支持(FSFPA)是否会对两者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也有待研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关于中国儿童体能与认知控制关系的研究,重点探讨 FSFPA 的调节作用和性别差异。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上。
研究人员采用横断面设计,选取了 148 名来自广州天河区学校的 12 - 14 岁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测量指标方面,体能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估,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心肺耐力(男生 1000 米跑、女生 800 米跑)、肺活量、速度(50 米短跑)、肌肉力量(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和柔韧性(坐位体前屈);认知控制通过 Stroop 色词任务、Go/No - Go 任务和任务线索范式进行评估;FSFPA 则使用修改后的《感知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的家庭支持分量表来测量。在数据处理时,研究人员先进行性别分层分析,验证统计假设,然后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
研究结果如下:
- 变量描述性分析:女生的总体体能得分高于男生,BMI 值低于男生。在认知控制方面,女生在干扰抑制准确性和认知灵活性任务中的准确率更高,在冲动控制任务(Go 反应任务)中的反应时间更短。
- 体能与认知控制的相关性分析:BMI 与女生认知灵活性准确性呈正相关,速度与男生认知灵活性准确性呈正相关。女生的速度、心肺耐力与干扰抑制准确性正相关,与反应时间负相关;男生的肌肉力量与冲动控制准确性正相关,女生的肌肉力量与干扰抑制反应时间负相关。而柔韧性与认知控制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
- 体能对儿童认知控制的预测作用:对于男生,心肺耐力对干扰抑制有显著正向影响,肌肉力量对冲动控制有显著影响,BMI 和速度对认知灵活性有显著影响。对于女生,速度、心肺耐力和肌肉力量对干扰抑制有显著影响,BMI 对认知灵活性有显著影响。
- FSFPA 对体能与认知控制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FSFPA 对体能与认知控制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对于男生,FSFPA 调节体能与干扰抑制、认知灵活性的关系,高 FSFPA 环境下体能对认知灵活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对于女生,FSFPA 在不同水平下都能显著增强体能对干扰抑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影响,且 FSFPA 水平越高,效果越强。
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儿童的体能与认知控制存在显著关联,且具有性别特异性。女生在总体体能和部分认知控制任务中表现更优,男生的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女生的速度和心肺耐力分别对各自的认知控制产生重要影响。FSFPA 能够显著调节体能与认知控制的关系,较高的 FSFPA 水平有助于强化这种正向关系。
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儿童体能与认知控制之间复杂的关系,为制定促进儿童健康和认知发展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性别差异设计个性化的体育教育项目,完善国家学生体能监测系统,建立家校合作的家庭运动积分制度等,从而实现儿童体能和认知发展的双提升。
在研究方法上,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横断面研究设计,选取特定年龄和区域的学生样本进行研究。通过标准化测试获取体能数据,利用多种经典的心理学任务测量认知控制指标,使用修改后的量表测量 FSFPA。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等,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