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质量(QoL)是衡量个人健康状况和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受健康状况、社会关系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已有研究表明,IPV 会降低受害者的 QoL,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尤其是尼日利亚,关于经历 IPV 的女性 QoL 的研究较少。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来自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系的研究人员 Omowumi O. Okedare、Mobolaji M. Salawu 和 Olufunmilayo I. Fawole 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 IPV 与年轻女性 QoL 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城市贫民窟和非贫民窟社区的差异。该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上。
QoL 得分比较:在非贫民窟社区,性、心理和任何形式 IPV 的受害者总体 QoL 得分显著低于非受害者;在贫民窟社区,身体和心理 IPV 的受害者总体 QoL 得分显著低于非受害者。在身体 QoL 方面,两种社区中各类 IPV 受害者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受害者,且非贫民窟社区受害者的得分低于贫民窟社区。在心理 QoL 方面,两种社区中各类 IPV 受害者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受害者,但两个社区受害者之间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影响 QoL 的因素:通过分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总体 QoL 的预测因素包括任何形式的 IPV 经历、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伴侣年龄;心理 QoL 的预测因素包括性 IPV 经历和伴侣年龄;身体 QoL 的预测因素包括初次性行为经历和感知到的社会支持 。
研究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首次在尼日利亚探讨了 IPV 对年轻女性 QoL 的影响,发现 IPV 在贫民窟和非贫民窟社区均较为普遍,且与年轻女性较低的 QoL 相关,其中心理和身体 QoL 受影响最大。贫民窟社区较高的 IPV 患病率可能与该社区女性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与年长男性的关系以及对 IPV 的接受程度等因素有关。
令人意外的是,研究发现贫民窟社区女性的 QoL 并不低于非贫民窟社区,甚至在身体 QoL 方面得分更高。这可能是由于贫民窟居民的文化和信仰体系、社会关系网络、对生活的低期望以及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IPV 对受害者 QoL 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无论居住在何处,IPV 受害者的 QoL 均低于非受害者。
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采用了横断面研究设计,无法确定 IPV 与 QoL 之间的因果关系,且 IPV 和 QoL 的评估均基于自我报告,可能存在信息偏倚和社会期望偏差。尽管如此,该研究为尼日利亚及其他地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基线数据,有助于保护年轻女性免受 IPV 的侵害,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纵向研究设计,进一步探究 IPV 与 QoL 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制定更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