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光呼吸替代途径的系统级分析:提升植物生产力的碳固定机制与代谢调控
《SCIENCE ADVANCES》:Alternatives to photorespiration: A system-level analysis reveals mechanisms of enhanced plant productivity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导致作物减产26%的核心问题,通过多尺度数学模型比较12种替代途径(APs),首次揭示碳固定型APs通过优化CO2利用效率与能量平衡,在C3作物中可实现27%的光合能效提升,为作物增产设计提供理论框架。
在植物王国中,光合作用堪称最伟大的阳光捕获计划,但这项精密工程存在一个致命缺陷——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这个关键酶时常"开小差"。当它本该固定CO2时,却错误地与O2结合,引发光呼吸这条耗能"泄洪道",导致高达26%的碳损失和36%的产量下降。更棘手的是,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高温会进一步刺激RuBisCO的加氧活性,使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传统育种和基因编辑虽能微调RuBisCO特性,但工程周期长且效果有限,科学家们开始将目光投向重构整个光呼吸代谢网络。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突破性研究,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破解了光呼吸替代途径(APs)的增效密码。他们构建了包含消费者模型、基因组尺度代谢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多层次分析框架,对12种APs进行全景式扫描,首次揭示碳固定型TaCo途径通过将2-磷酸乙醇酸(2PG)转化为三碳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3PGA),同时固定额外CO2的特性,在能量受限条件下展现出最优性能。研究还发现部分脱羧途径如BHAC(质体型)通过将CO2释放位点从线粒体转移至叶绿体,可提升局部CO2浓度使RuBisCO羧化/加氧比提升60-103%。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建立消费者模型量化APs的ATP/NADPH消耗;2)整合拟南芥叶片代谢网络的通量平衡分析(FBA);3)开发包含CBB循环和光呼吸动力学的微分方程模型;4)设定25%线粒体CO2再固定率的生理约束条件。
研究结果揭示:
"APs改变ATP和NADPH需求"显示:Carvalho途径通过避免氨再同化将ATP:NADPH需求比降至1.5,更接近线性电子传递的1.28供给比;而完全脱羧的South AP3途径因捕获NADPH使该比值升至2.75。
"完全脱羧途径需要增加RuBisCO羧化率"发现:只有当叶绿体CO2浓度使羧化/加氧比达4.8-6.1:1时,这类途径才能产生净效益。
"碳固定途径提升碳输出效率"证实:TaCo途径虽降低RuBisCO羧化率60%,但碳利用效率提升27%,因其将每2PG转化节省3ATP和2NADPH。
"CO2再固定能力影响AP效益"指出:在天然CO2再固定率25%的作物中,APs与天然光呼吸协同运作可实现最大20%碳输出增益。
这项研究建立了APs设计的三大黄金法则:碳固定优先、亚细胞区室化优化、动态平衡天然途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TaCo途径中人工设计的丙二酰-CoA羧化酶通过定向进化降低ATP水解副反应,印证了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建模的结合潜力。研究还颠覆了传统认知——完全脱羧途径在田间试验中观察到的增产效果,实际来源于其CO2浓缩功能而非理论上的能量优势。这些发现为小麦、水稻等C3作物设计"光呼吸旁路"提供了精准路线图,在碳中和背景下,这种"光合作用升级"策略或将成为应对粮食危机的新引擎。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