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上皮变形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肿瘤进展,京都大学等研究人员开展了果蝇眼盘的遗传筛选研究。结果发现细胞命运转变可协同 RasV12促进肿瘤发生,其机制是细胞命运转变导致上皮变形,使受体 Domeless(Dome)错定位与配体 Upd3 结合激活 JAK - STAT 信号通路。该研究为肿瘤发生机制提供新见解。
为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京都大学(Laboratory of Genetics, Graduate School of Biostudies, Kyoto 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他们以果蝇为研究对象,在果蝇眼盘中进行了遗传筛选,最终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将其发表在《iScience》杂志上。
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首先是基于 CRISPR - Cas9 的基因敲除技术,构建了果蝇基因敲除文库,用于筛选促进 RasV12诱导肿瘤生长的突变基因。其次,利用 Flippase(FLP) - FLP 识别靶标(FRT)介导的遗传镶嵌技术(mosaic analysis with a repressible cell marker,MARCM),在果蝇眼 - 触角盘中构建带有荧光标记的突变克隆,以便观察和分析细胞的生长和变化。此外,免疫染色技术也被广泛应用,通过使用各种特异性抗体,对细胞内的蛋白进行染色,从而直观地观察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情况。
eya 突变通过 JAK - STAT 激活与 RasV12协同作用:进一步探究机制发现,JAK - STAT 信号通路在 RasV12/eya-/-肿瘤中显著激活,而细胞极性标记物和 JNK 信号通路并未参与这一过程。敲低 Stat92E 或 Dome 能显著抑制 RasV12/eya 肿瘤的生长,说明 JAK - STAT 激活与 RasV12协同诱导肿瘤过度生长。
eya 克隆通过克隆外 Upd3 激活 Dome - JAK - STAT 信号:在果蝇中,JAK - STAT 信号可由配体 Upd1、Upd2 或 Upd3 激活。研究发现,eya-/-克隆中 JAK - STAT 信号的激活不依赖于自身的 Upd 表达,而是依赖于克隆外的 Upd3。敲低 Upd3 会降低 eya 突变克隆和 RasV12/eya 克隆中的 JAK - STAT 信号,且 Upd3 定位于眼上皮基底细胞外区域。
细胞命运转变导致 Upd3 - Dome 相互作用:正常情况下,Dome 位于眼上皮顶端表面,无法与基底的 Upd3 结合。但 eya-/-克隆导致上皮变形,使 Dome 部分错定位于基底膜,与 Upd3 共定位,从而激活 JAK - STAT 信号。过表达 Rho1V14导致上皮变形,也能引起 Dome 错定位和 JAK - STAT 信号激活,表明上皮变形与 JAK - STAT 信号激活相关。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证实了细胞命运转变在驱动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一种新的肿瘤发生机制,即通过上皮变形诱导原本分离的致癌配体和受体相互作用,激活致癌信号通路。这一发现强调了物理配体 - 受体分离在维持上皮完整性中的重要性,为理解肿瘤进展过程中复杂信号通路的协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目前还不清楚 eya 缺失如何诱导内陷和 Dome 错定位,但研究结果可能适用于人类恶性肿瘤的研究,为未来抗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在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