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光棒与视频喉镜在经口单腔气管插管中的随机对照研究:缩短插管时间与稳定血流动力学的临床优势

《Scientific Repor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 comparing the visual stylet and visual laryngoscope for transoral single lumen tracheal intubation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编辑推荐:

  编辑推荐:针对视频喉镜(VL)在气管插管中存在的颈部过屈、牙齿损伤等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团队开展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视觉光棒(VS)与VL在非困难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VS组插管时间显著缩短至35(11)秒(VL组41(9)秒,P<0.001),且术后MAP(80(20.5) vs 87(23) mmHg,P<0.01)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为临床优化插管工具选择提供新证据。

  

在临床麻醉实践中,气管插管是维持患者气道通畅的关键技术。尽管视频喉镜(VL)凭借其较高的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易学性成为主流工具,但过度颈部屈曲、牙齿损伤等并发症始终困扰着临床工作者。更棘手的是,这些风险与困难气道程度呈正相关——当遇到Cormack-Lehane(C-L)分级较高、口腔开口度受限或颏甲距离较短的患者时,传统VL的局限性愈发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可弯曲视觉光棒(VS)以其可调节尖端弧度和低机械刺激的特性,为突破这些技术瓶颈带来了希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发表了一项开创性研究,通过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系统比较了VS与VL在148例非困难气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采用严格的随机数字表法分组(VS组75例,VL组7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从器械入口腔到出现两次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确认插管成功的时间。研究团队特别设计了多维度评估体系,包括声门暴露时间、首次成功率、血流动力学参数(SBP/DBP/MAP/HR)及插管相关并发症(气管导管染血、术后咽喉痛PST和声音嘶哑PH)。

关键技术方法包括:1)基于PASS 11.0软件计算样本量(每组71例,考虑10%脱落率);2)使用Saixin Medical SX-NK50A视觉光棒与Zhejiang Youyi VL300M视频喉镜;3)分层分析C-L分级(I-III级)、口腔开口度(3-3.9 cm vs ≥4 cm)和颏甲距离(7-7.9 cm vs ≥8 cm)对结局的影响;4)采用SPSS 21.0进行正态性检验后选择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

主要研究结果揭示:

  1. 插管时间:VS组35(11)秒显著短于VL组41(9)秒(P<0.001),在C-L IIb级(35.36±1.23 vs 42.12±1秒,P<0.001)和III级(36(3) vs 44.5(6)秒,P=0.02)差异更明显。
  2. 血流动力学:VS组T2时刻MAP(80(20.5) mmHg)低于VL组(87(23) mmHg,P<0.01),在口腔开口度3-3.9 cm亚组中差异更显著(P=0.04)。
  3. 并发症:VS组气管导管染血率仅1.33%,显著低于VL组的9.59%(P=0.03),但两组PST和PH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4. 解剖适应性:VS在颏甲距离7-7.9 cm患者中展现优势,MAP波动更小(P=0.01),且C-L分级升高时其性能衰减程度明显低于VL。

讨论部分深入剖析了VS的三大临床价值:首先,其"食管后退法"技术可绕过会厌从梨状隐窝进入,减少对患者解剖结构的依赖,这解释了为何在C-L III级患者中VS的声门暴露时间(7.33±0.67秒)能显著优于VL(16.67±2.22秒,P=0.02)。其次,VS的管芯一体化设计避免了VL需要先暴露声门再送导管的多步骤操作,这是缩短插管时间的关键机制。最后,VS对口腔和咽部组织的机械刺激更小,这不仅降低了导管染血风险,也减轻了血流动力学波动——特别在口腔开口度受限患者中,VS组T2时刻HR比VL组低约4次/分(P=0.03)。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1)为非困难气道患者提供更优的插管方案选择,尤其适用于短时手术;2)为疑似困难气道(如颏甲距离<8 cm或C-L分级≥IIb)患者提供了预防性使用VS的理论依据;3)揭示了器械物理特性(如VS的可弯曲性)对减少组织损伤的重要性。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VS在真实困难气道、急诊及儿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这项由中国学者完成的高质量RCT,为全球气道管理指南的更新贡献了重要东方数据。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