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帕金森病(PD)患者眨眼特征存在争议且研究不足,为深入探究,研究人员对 107 例 PD 患者开展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眨眼频率(BR)降低、眨眼时长(BD)增加,且两者分别与运动、非运动症状相关。这为 PD 诊断和病情评估提供了新视角。
在医学研究的广阔领域中,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在众多与帕金森病相关的研究方向里,对患者眨眼特征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过往研究表明,自发眨眼(Spontaneous blinking)并非简单的生理动作,它与多种认知过程紧密相连,眨眼频率(Blink rate,BR)更是被视为认知处理的可靠指标以及多巴胺相关认知功能的预测因子。在帕金森病患者群体中,自发眨眼频率降低这一现象已被多次观察到。然而,目前关于帕金森病患者眨眼特征的研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不同研究在眨眼频率与疾病严重程度、病程的相关性上结论不一,存在矛盾之处;另一方面,眨眼时长(Blink duration,BD)作为眨眼特征的另一重要方面,在帕金森病研究中却鲜少被关注,其与帕金森病的运动和非运动特征之间的关系也有待探索。此外,现有的眨眼研究方法多为手动评估,缺乏客观定量的研究手段。基于这些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眨眼特征及其与疾病的关联,来自巴黎脑研究所(Paris Brain Institute)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极具意义的研究。
研究人员从巴黎脑研究所的单中心前瞻性纵向研究队列(ICEBERG 研究,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02305147)中招募了 107 例 PD 患者和 48 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所有参与者均需符合严格的纳入标准,且研究经过当地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方法。在临床评估方面,对 PD 患者进行标准化临床评估,包括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MDS - UPDRS)、马蒂斯痴呆评定量表(Mattis Dementia Rating Scale,MD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以及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cale,ESS)等。同时,对参与者进行眼动测试(Oculomotor test),让其在特定环境下完成反射性扫视任务(Reflexive saccade task),并使用远程视频眼动追踪仪(Mobile EBT?)收集数据。在数据分析阶段,运用 Matlab 和 GraphPad Prism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自定义算法检测眨眼,并计算眨眼频率和时长等参数。此外,还对患者进行 DaTscan 分析,以评估多巴胺能去神经支配情况。
研究结果主要如下:
- 眨眼特征的基线比较:PD 患者的眨眼频率(15.28 ± 8.92 次 / 分钟)显著低于 HC 组(19.30 ± 17.06 次 / 分钟),眨眼时长(63.25 ± 15.74 毫秒)则显著长于 HC 组(55.05 ± 8.10 毫秒)。且仅在 PD 组中观察到眨眼频率和时长呈显著负相关。
- 眨眼特征的纵向变化:对 71 例 PD 患者随访发现,在随访期 V1 时,PD 患者眨眼频率仍显著低于 HC 组,眨眼时长显著长于 HC 组,但与首次就诊 V0 相比,PD 患者自身眨眼频率和时长无显著差异。
- 眨眼特征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眨眼频率与 UPDRS III OFF 评分呈负相关,与 UPDRS II ON 评分有负相关趋势,还与 UPDRS I 相关;眨眼时长与 UPDRS II 评分呈正相关。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眨眼时长对 UPDRS II 评分有预测作用。
- 眨眼特征与多巴胺能去神经支配的关系:眨眼频率与双侧壳核的 DaTscan SBR 呈显著正相关,但眨眼时长与 SBR 无相关性,且两者均无法预测 SBR 值。
- 眨眼特征与 PD 非运动特征的关系:眨眼频率和时长与认知改变(MDRS)均无显著相关性,但眨眼时长与 Epworth 嗜睡量表(ESS)显著相关,而眨眼频率与 ESS 无显著相关性。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PD 患者在临床诊断后的 4 年内,眨眼频率和时长出现显著变化,这表明眨眼特征可能是 PD 病理的一个显著特征。眨眼频率与运动残疾相关,而眨眼时长可能反映了非运动方面的改变,如嗜睡。这些发现意味着眨眼特征有望成为帕金森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目前眨眼特征对临床指标的预测能力有限,需要将标准化的眨眼评估纳入眼动测试组合,并结合其他临床指标,以实现对 PD 更有效的诊断。同时,研究还发现眨眼具有多种功能,其神经生理学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神经递质系统。未来进一步研究眨眼特征与疾病进展、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以及开发更先进的眨眼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为帕金森病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