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转录因子LHX2通过增强BMP信号通路促进髓母细胞瘤的恶性进展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LHX2 mediates and enhances oncogenic BMP signaling in medulloblastoma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13.7
编辑推荐:
本研究针对髓母细胞瘤(MB)中BMP信号通路的双重作用机制展开探索,揭示了转录因子LHX2通过正反馈循环增强BMP信号的关键作用。研究人员通过空间转录组学、细胞模型和体内移植实验,发现LHX2受BMP-SMAD1/5/8通路诱导表达,并通过激活ACVR1受体基因形成促癌循环,显著促进肿瘤干细胞特性、化疗耐药及脊髓转移。该研究发表于《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为MB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髓母细胞瘤(M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其发生与 cerebellar progenitor cells(小脑前体细胞)的异常发育密切相关。尽管根据分子特征已将其分为WNT、SHH、Group 3和Group 4四个亚型,但BMP(骨形态发生蛋白)信号通路在MB中的作用一直存在争议——既有研究显示其促进分化,也有证据表明其可能驱动肿瘤进展。这种矛盾性促使研究人员深入探索BMP在MB中的精确调控机制。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整合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 模型、空间转录组学和功能实验,首次揭示了转录因子LHX2(LIM-homeobox gene 2)作为BMP信号的关键效应分子和放大器,形成促癌正反馈循环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发表于《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为理解MB的恶性进展提供了新视角。
研究团队运用了以下关键技术:1)多光谱免疫荧光定量分析PDX和患者组织微阵列(TMA)中磷酸化SMAD1/5(pSMAD1/5)的表达;2)NanoString GeoMx空间转录组学解析pSMAD1/5high与pSMAD1/5low肿瘤区域的基因差异;3)CUT&RUN技术验证SMAD1和LHX2对靶基因启动子的直接结合;4)orthotopic xenograft(原位移植)模型评估LHX2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研究结果
Phosphorylated SMAD1/5 levels in different MB tumor subgroups
通过7个PDX模型和20例患者TMA样本,发现Group 4和SHH亚型中pSMAD1/5信号显著富集,且与ACVR1(BMP I型受体)的高表达相关。
Spatial analysis reveals unique transcriptional profiles in pSMAD1/5-positive cells
空间转录组学鉴定出570个差异基因,其中LHX2表达与pSMAD1/5信号强度相关性最高(R=0.67),且与肿瘤干细胞标志物共定位。
Comparative spatial and cellular RNA-sequencing analysis highlights LHX2
RNA-seq证实BMP7通过SMAD1/5/4和JNK通路诱导LHX2表达,而受体抑制剂LDN193189可逆转该效应。临床数据分析显示LHX2在Group 3/4和SHH亚型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
LHX2 enhances BMP signaling
功能实验表明:LHX2过表达通过激活BMP响应元件BRE2-luc增强信号输出,促进肿瘤球形成和化疗耐药;而LHX2敲除则降低pSMAD1/5/8水平和ID1表达。
LHX2 induces ACVR1, forming a feed-forward BMP signaling loop
CUT&RUN证实LHX2直接结合ACVR1启动子,上调其表达。临床队列中LHX2与ACVR1 mRNA呈强正相关(Group 4中R=0.54),构成“BMP→LHX2→ACVR1→BMP”的正反馈循环。
LHX2 promotes the oncogenic activity of BMP signaling
原位移植显示,高表达LHX2/pSMAD1/5的CHLA-01R-MED细胞比亲代细胞更易形成肿瘤和脊髓转移;而LHX2沉默虽不影响增殖,但显著抑制肿瘤起始细胞频率和转移潜能。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首次阐明LHX2作为BMP信号的核心调控节点,通过转录激活ACVR1形成正反馈环路,驱动MB的干细胞特性、化疗抵抗和转移。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了BMP信号在MB中的促癌作用,还为Group 4等高危亚型提供了潜在靶点——针对LHX2-BMP-ACVR1轴的联合干预可能克服现有治疗瓶颈。研究创新性地结合空间组学和功能验证,为理解发育信号通路在肿瘤中的context-dependent(环境依赖)作用提供了范式。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