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Urology》:Evidence of bacterial imprints in different types of non-struvite kidney stones
编辑推荐:
为探究非鸟粪石(struvite)肾结石的形成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对不同类型非鸟粪石肾结石细菌印记的研究。他们分析 903 颗结石后发现 8 颗有细菌印记且无鸟粪石的结石,均含羟基磷灰石(HAP)。这一结果为预防细菌介导的结石形成提供新思路1 2 13 。
在泌尿系统结石的研究领域,尿路感染引发的结石一直备受关注。传统观念认为,这类结石大多由鸟粪石(struvite,也叫磷酸镁铵或三重磷酸盐)构成,是由产脲酶细菌感染尿路,使尿液 pH 升高,进而促使磷酸镁铵六水合物(MAP)、碳酸磷酸钙磷灰石(CA)等结晶形成结石。但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在工业化国家,虽然鸟粪石结石的患病率因抗生素耐药性增加有所变化,但非鸟粪石结石的形成机制仍未完全明晰,比如在一些不含鸟粪石的磷酸钙结石中,细菌的作用尚不明确,这就为结石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解开这些谜团,来自西班牙的研究人员(包括 University of the Balearic Islands、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Balearic Islands 等机构)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类型非鸟粪石肾结石中细菌印记的情况。研究成果发表在《BMC Urology》上。
研究人员采用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方法:收集 844 名肾结石患者的 903 颗结石,运用立体显微镜观察结石整体形态,挑选出需进一步分析的区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 X 射线色散能谱微分析(RX),深入研究结石微观结构和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精确测定结石的化学组成;同时,对患者尿液进行生化和细菌学分析,确定尿液成分和细菌种类1 3 4 。
研究结果如下:
结石分类与细菌印记 :研究人员将 903 颗结石分为 10 类,其中 3.9% 为羟基磷灰石(HAP)结石,11.6% 为混合羟基磷灰石 / 草酸钙二水合物(COD)结石,2.4% 为鸟粪石结石,最常见的是草酸钙二水合物结石(34.4%)。在 5 名患者的 8 颗非鸟粪石结石中发现了细菌印记,且印记均存在于羟基磷灰石区域。这些结石包括非乳头状草酸钙一水合物(COM)结石、乳头状 COM 结石等多种类型5 6 9 。
患者情况与结石关联 :对这 5 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她们均为女性,有不同病史和用药情况,且都有尿路感染史,感染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E. coli)或肺炎克雷伯菌(K. pneumoniae)。不同患者的结石类型和细菌印记分布各有特点,例如患者 1 的两颗结石分别为非乳头状 COM 结石和混合 COM/HAP 结石,均在 HAP 区域有细菌印记;患者 2 的乳头状 COM 结石在 Randall’s plaque(钙磷碳酸盐区域)有细菌印记等7 8 10 。
尿液 pH 与细菌、结石关系 :研究表明,尿液 pH>6.0 有利于磷灰石磷酸盐形成,也为细菌生长创造了条件。在形成含 COM 或 COD 的结石时,尿液 pH 较高,这既促进了细菌定植,细菌产生的有机基质还可能帮助结石黏附在肾上皮细胞上。而且,体外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能促进草酸钙晶体生长和聚集,细菌膜可诱导磷酸钙晶体成核11 12 14 。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虽然传统观念认为泌尿系统感染结石多含鸟粪石,但本研究证实非鸟粪石肾结石也存在细菌印记,且与尿路感染密切相关。尿液 pH 在结石形成和细菌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控制尿液 pH 或许能预防细菌介导的结石形成过程。不过,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非鸟粪石结石中细菌印记不易发现,导致仅识别出少量含细菌印记的结石,未来还需更多研究来深入探讨结石形成机制和预防方法。该研究为泌尿系统结石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打赏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