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虽然有 XO 抑制剂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像别嘌醇、非布司他和托匹司他等,但它们都存在显著的副作用。例如别嘌醇在体内会转化为氧嘌呤醇,与钼蝶呤辅因子可逆共价结合,长期使用可能引发不良反应;非布司他是一种有效的非竞争性 XO 抑制剂,然而也有一定副作用。所以,寻找更安全有效的 XO 抑制剂迫在眉睫。
来自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他们从内部化合物库中选取了 55 种结构各异的化合物,评估这些化合物对 XO 的抑制作用。研究成果发表在《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上。
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两种关键技术方法。一是采用过氧化物酶连接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XO 的催化活性,通过监测过氧化氢的生成来评估化合物对 XO 的抑制效果;二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与 XO 的活性位点进行对接,深入了解抑制剂与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对接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抑制剂与酶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人员对胡桃醌、甲萘醌和 9,10 - 菲醌进行了分子对接研究。结果显示,胡桃醌和甲萘醌与 XO 的结合模式与参考配体槲皮素类似,它们都能与关键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和 π - 堆积相互作用。9,10 - 菲醌则形成了广泛的氢键网络,与 XO 的多个氨基酸残基以及钼原子发生相互作用,这进一步解释了其强大的抑制活性456。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该研究发现了萘并醌和三环衍生物这两类新的 XO 抑制剂。胡桃醌和甲萘醌等萘并醌类化合物展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但它们的结构修饰耐受性较低,需要对甲萘醌的结构进行系统修饰来推导构效关系(SARs)。而三环衍生物中的 9,10 - 菲醌,作为最有效的抑制剂,为未来开发 XO 抑制剂提供了很好的先导化合物。此外,研究中发现的一些有效抑制剂是天然产物,如胡桃醌存在于胡桃科植物中,肉桂酸是犬尿氨酸代谢的微量代谢物。在后续研究这些化合物的生化特性时,应考虑其对 XO 的抑制作用。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些化合物的药理活性,也为开发治疗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与 XO 活性相关疾病的新型药物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