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综述: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破坏性改变:一项荟萃分析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Disruptions of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post-stroke motor dysfunctions: a meta-analysis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2.4
编辑推荐:
这篇综述通过荟萃分析和独立数据集验证,系统揭示了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与初级运动皮层(M1)的功能连接(FC)异常模式。研究发现,M1与运动相关区域的半球间连接减少是跨卒中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的标志性特征,且异常连接扩展至非运动域。研究为卒中后神经重塑机制提供了重要证据,推荐相关领域学者参考。
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一直是康复医学的研究热点。既往研究表明,静息态功能连接(FC)的异常与运动功能恢复密切相关,但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本研究通过荟萃分析整合11项研究(269例患者和257例健康对照),旨在明确卒中后不同阶段(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初级运动皮层(M1)的FC一致性异常模式,并利用独立数据集(29例患者和40例对照)进行验证。
研究采用各向异性效应大小-符号差异映射(AES-SDM)工具箱进行体素水平荟萃分析,首次对卒中后三个阶段进行亚组分析。M1作为种子点,通过全脑FC分析捕捉其与运动及非运动脑区的连接变化。独立验证阶段使用相同方法,增强了结果的可靠性。
独立数据集分析复现了荟萃分析中80%的异常脑区,尤其是默认模式网络的参与。这一发现挑战了传统“运动网络局限损伤”假说,为多靶点神经调控(如经颅磁刺激TMS)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未区分卒中类型(如缺血/出血)对FC的影响,未来需扩大样本进一步分层。此外,FC动态变化与康复训练的因果关系仍需纵向研究验证。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