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算方法揭示杜氏利什曼原虫 3 - 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Ld3-MST)结构奥秘:对药物设计及靶点特异性的重大意义

《In Silico Pharmacology》:Harnessing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uncovering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Leishmania donovani 3-MST: implications for drug design and target specificity

【字体: 时间:2025年03月29日 来源:In Silico Pharmacology

编辑推荐:

  为探究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中 3 - 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ST)的作用及结构差异,研究人员开展了 Ld3-MST 与 Hs3-MST 结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Ld3-MST 结构独特,活性位点优势明显。该研究为开发精准的 Ld3-MST 抑制剂奠定基础。

  3 - 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3-MST)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领域,3-MST 的作用却鲜少被深入探索。它是利什曼原虫在应激状态下维持氧化稳态以生存的关键角色,这使得 Ld3-MST 成为极具潜力的药物靶点。然而,当一种蛋白质同时存在于宿主和寄生虫体内时,识别其结构差异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深入探究了 Ld3-MST 和 Hs3-MST 之间的结构差异,为药物设计提供了宝贵见解。Ld3-MST 的显著特征是其延长的 70 个氨基酸的 C 末端,这主要形成了活性位点腔上方的类似盖子的结构域,使其区别于 Hs3-MST。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分析表明,其延伸的尾部导致了结构波动,而回旋半径(Radius of gyration,Rg)和溶剂可及表面积(Solvent Accessible Surface Area,SASA)证实了 Ld3-MST 的开放性和溶剂可及性,尤其是在其活性位点,这表明它有能力容纳更大的分子。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PC)和自由能景观(Free Energy Landscape,FEL)分析揭示了 Ld3-MST 独特的内部分子动力学,特别是在活性位点。对接研究表明,Ld3-MST 的活性位点能够有效容纳分子,突出了其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力。这项全面的研究为开发具有前景治疗应用的精准 Ld3-MST 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欢迎下载Twist《不断变化的CRISPR筛选格局》电子书

单细胞测序入门大讲堂 - 深入了解从第一个单细胞实验设计到数据质控与可视化解析

下载《细胞内蛋白质互作分析方法电子书》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