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血小板-白蛋白比率(PAR)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的关联:基于NHANES 2017-2018数据的横断面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Association of platelet to albumin ratio with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based o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2017–2018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编辑推荐: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慢性肝病,但缺乏简便的无创诊断指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基于NHANES 2017-2018数据,首次探讨了血小板-白蛋白比率(PAR)与MASLD的关联。研究发现高PAR水平是MAS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8),且在年龄<60岁、糖耐量受损等亚组中预测效能显著(AUC=0.842)。该研究为MASLD早期筛查提供了新型炎症标志物,对临床风险分层具有重要价值。
全球范围内,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MASLD)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其全球患病率已达25%,成为肝硬化、肝癌的重要诱因。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沉默的杀手"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现有诊断依赖昂贵的影像学或创伤性肝活检,这促使科学家们迫切寻找简便可靠的无创标志物。血小板和白蛋白作为反映炎症和营养状态的关键指标,其比值(Platelet-albumin ratio, PAR)在多种疾病中展现出预测价值,但在MASLD领域仍属空白。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Jiao Xie、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Qingliu He等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2017-2018数据,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该研究创新性地将PAR这一复合指标引入MASLD风险评估体系,论文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为肝病早期筛查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采用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VCTE)技术测定肝脏受控衰减参数(CAP≥302 dB/m)诊断MASLD,通过多阶段抽样从9254名初始人群中筛选出3287名合格参与者。研究团队建立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包括未调整模型、人口学调整模型和全调整模型),并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剂量反应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AR的预测效能。所有统计分析均考虑NHANES复杂抽样设计,使用R软件完成。
研究结果显示,在纳入的3287名参与者中,MASLD患病率达26.5%。基线数据揭示MASLD患者具有显著特征:平均年龄更大(54±15岁 vs 45±18岁)、男性占比更高(58% vs 45%)、代谢指标更差(BMI 34±7 vs 27±6 kg/m2)。值得注意的是,MASLD组的PAR水平显著高于非MASLD组(5.92±1.71 vs 5.64±1.74,P=0.003)。
多模型回归分析呈现一致性结论。在全调整模型中(校正性别、年龄、种族、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后),最高PAR四分位数组(≥6.95)发生MASLD的风险是最低组(<4.88)的2.58倍(95%CI:1.26-5.27)。亚组分析显示,PAR的预测价值在男性(OR=1.71)、女性(OR=2.83)、年龄<60岁(OR=2.14)和糖耐量受损人群(OR=2.18)中尤为突出。RCS分析揭示PAR与MASLD风险呈非线性正相关(拐点5.75),ROC曲线证实PAR具有优秀预测能力(AUC=0.842,临界值5.78)。
讨论部分深入阐释了PAR的生物学基础。白蛋白(Albumin, ALB)作为多功能血浆蛋白,既能调节渗透压,又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 CLD)常导致ALB水平异常,而血小板(Platelet, PLT)通过分泌IL-1、IL-6等炎症因子参与免疫调控。PAR整合了两者的优势,较单一指标更能全面反映系统性炎症状态。研究指出,MASLD的发病机制涉及脂肪组织-肠道-肝脏的炎症网络,PAR可能通过捕捉这一过程中的炎症信号而发挥预测作用。
该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首次证实PAR可作为MASLD独立预测因子,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成本低廉的筛查工具;建立的5.78临界值便于临床实践应用;研究采用的NHANES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结果可靠性高。局限性包括横断面设计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以及可能存在未测量的混杂因素。
这项由多国团队合作完成的研究,为肝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PAR在MASLD疾病进展监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开展前瞻性队列验证其预测价值。随着MASLD诊断标准的更新,此类无创标志物的开发将极大促进肝病的早期干预和精准管理。
下载安捷伦电子书《通过细胞代谢揭示新的药物靶点》探索如何通过代谢分析促进您的药物发现研究
10x Genomics新品Visium HD 开启单细胞分辨率的全转录组空间分析!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