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通官微
陪你抓住生命科技
跳动的脉搏
基于AS1411适配体与miR-143的杂合分子实现KRAS抑制与阿霉素靶向共递送治疗结直肠癌
《Scientific Reports》:Simultaneous targeted delivery of doxorubicin and KRAS suppression by a hybrid molecule containing miR-143 and AS1411 aptamer
【字体: 大 中 小 】 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结直肠癌(CRC)始终是困扰医学界的重大挑战。作为全球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二的癌症类型,CRC患者中约50%存在KRAS基因突变,这个被称为"不可成药靶点"的致癌基因长期制约着治疗效果。传统化疗药物如阿霉素(Dox)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其严重的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问题限制了临床应用。与此同时,微小RNA(miRNA)疗法虽能靶向调控致癌通路,却面临体内稳定性差和递送效率低的瓶颈。如何实现化疗药物与基因药物的协同递送,成为突破CRC治疗困境的关键科学问题。
针对这一挑战,泰国Thammasat大学医学院的Khanittha Laowichuwakonnukul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Dox-MAH杂合分子系统。该研究巧妙地将三种功能模块整合于一体:AS1411适配体作为导航头识别肿瘤表面高表达的核仁素受体;miR-143作为基因治疗剂靶向沉默KRAS致癌基因;Dox作为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这种"三位一体"的设计理念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为CRC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团队采用多项关键技术验证系统效能:通过荧光标记和显微成像证实AS1411介导的肿瘤靶向性;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KRAS及其下游ERK/AKT通路变化;采用荧光淬灭实验表征Dox的分子间嵌入;通过MTS法和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毒性和凋亡诱导效果;建立体外缓释模型监测药物释放动力学。所有实验均以SW480 CRC细胞系为模型,并设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 841 CoN作为对照。
MAH的形成与稳定性
电泳分析显示,通过互补序列杂交成功构建了151 bp的MAH杂合分子。该结构在模拟生理环境下保持7天稳定,且随着时间延长杂交效率提高,证实了体系的设计合理性。
肿瘤特异性递送验证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FAM标记的MAH在SW480细胞中的摄取量显著高于非特异性对照MNH,而在正常细胞中无显著积累。这种选择性归功于AS1411与肿瘤表面核仁素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基因调控效应
qPCR检测发现MAH处理使SW480细胞内miR-143表达提升4倍,相应地下调KRAS mRNA和蛋白水平达50%。Western blot进一步显示ERK和AKT磷酸化水平降低约40%,证实成功阻断了KRAS信号转导网络。
药物控释特性
荧光光谱证实Dox通过嵌入GC碱基对与MAH结合。体外释放实验显示该系统具有缓释特性,72小时内累计释放95%的Dox,符合临床治疗对持续给药的需求。
协同抗肿瘤效果
细胞实验表明,Dox-MAH对SW480的抑制效果与游离Dox相当,但显著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机制研究发现其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1.5倍)和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0.3倍),激活caspase-3依赖的凋亡通路。
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首次实现AS1411适配体引导的KRAS基因沉默与化疗药物协同治疗,突破传统单靶点治疗的局限性;建立的杂合分子平台兼具靶向识别、基因调控和药物递送三重功能,为CRC治疗提供新范式;证实miR-143与Dox的协同作用可增强抗肿瘤效果,同时降低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该成果不仅为CRC治疗提供潜在新方案,其模块化设计思路更可拓展至其他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价值。
涓嬭浇瀹夋嵎浼︾數瀛愪功銆婇€氳繃缁嗚優浠h阿鎻ず鏂扮殑鑽墿闈剁偣銆嬫帰绱㈠浣曢€氳繃浠h阿鍒嗘瀽淇冭繘鎮ㄧ殑鑽墿鍙戠幇鐮旂┒
10x Genomics鏂板搧Visium HD 寮€鍚崟缁嗚優鍒嗚鲸鐜囩殑鍏ㄨ浆褰曠粍绌洪棿鍒嗘瀽锛�
娆㈣繋涓嬭浇Twist銆婁笉鏂彉鍖栫殑CRISPR绛涢€夋牸灞€銆嬬數瀛愪功
知名企业招聘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