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开精神分裂症的神秘面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州康宁医院、北京老年医院、湖北科技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展开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虽然 MK801 诱导的 N - 甲基 - D - 天冬氨酸受体(NMDAR)功能减退能模拟精神分裂症症状,但导致 NMDAR 抑制的具体因素尚不明确。同时,外部应激会引发甲醛(FA)生成,而 FA 可通过阻断 NMDAR 诱导抑郁和认知障碍。基于此,研究人员推测 FA 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猜想,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hizophrenia》杂志上。
ES 模型小鼠 VTA 中 DA 水平升高,PFC 中 DA 水平降低:对小鼠 VTA 进行电刺激 2 周后,通过行为学评估发现小鼠出现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且记忆能力下降。检测 FA 和 DA 代谢水平发现,电刺激导致 VTA 中 FA 生成和 DA 释放增加,这可能引发焦虑;而 PFC 中 FA 可迅速降解并与 DA 反应,导致 DA 水平降低,进而引发认知能力下降和抑郁。
HRMS 和 HPLC 鉴定出 FA 与 DA 之间形成 TIQ:通过实验证实,FA 可与 DA 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TIQ。在电刺激模型小鼠的 VTA 中,TIQ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反应的存在。
TIQ 模型小鼠 VTA 中 FA 水平升高,PFC 中 DA 水平降低:向小鼠 VTA 注射 TIQ 后,小鼠出现焦虑样、抑郁样行为以及记忆缺陷。检测发现,TIQ 刺激 VTA 导致神经兴奋性毒性,引发焦虑;同时,过多的 FA 使 DA 失活,PFC 中 DA 水平降低,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抑郁。
FA 模型小鼠 VTA 中 TIQ 水平升高,PFC 中 DA 水平降低:向小鼠 VTA 注射 FA 后,小鼠同样出现焦虑样、抑郁样行为和记忆缺陷。FA 注射增加了 VTA 和 PFC 中的 FA 水平以及 VTA 中的 TIQ 水平,降低了 PFC 中 DA 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导致 PFC 中 DA 水平降低。
MK801 模型小鼠 PFC 中 DA 水平降低:腹腔注射 MK801 的小鼠出现焦虑样、抑郁样行为和记忆缺陷。虽然 FA 水平无变化,但 PFC 中 DA 代谢相关酶的活性降低,DA 水平下降。
研究结论和讨论部分指出,通过向 VTA 显微注射 FA 成功建立了一种创新的小鼠精神分裂症样变化模型。研究表明,应激来源的 FA 是精神分裂症样变化的内源性诱导剂,为 “中脑边缘系统中高水平的 DA 导致阳性症状,中脑皮层中低水平的 DA 导致阴性和认知症状” 这一假说提供了证据。然而,该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未明确 TIQ 注射后 PFC 中 DA 水平下降的原因,未区分记忆损伤的具体机制,未建立刺激强度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直接关系,且仅使用了雄性小鼠建模。尽管如此,该研究对于揭示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加速新型治疗干预措施的开发,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